[发明专利]视频矩阵键盘信号监督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0984.X | 申请日: | 201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7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黄微;宣仲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68 | 分类号: | H04N5/268;H04N7/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 矩阵 键盘 信号 监督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信号进行监督的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对模拟视频矩阵键盘信号进行监督的系统。
背景技术
视频矩阵键盘主要应用于各种视频监控系统中,用于控制各种云台解码器、矩阵主机以及众多摄像机、监视器。视频矩阵是指通过阵列切换的方法将m路视频信号任意输出至n路监看设备上的电子装置,一般情况下矩阵的输入信号数大于输出信号数,即m>n。正由于m>n的原因,对于监控操作人员来说,需要时不时地在视频矩阵键盘上进行切换操作,才能保证m路的监控设备的视频都得到有效、实时的监控。而现在实际的情况是,由于监控操作人员的工作缺乏监督,并不能有效的做好实时监控工作,整个监控系统的实际功能停留在案发后回查录像的水平上,国家与集体的大量投资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监控操作人员缺乏有效合理的监督,他们所做的全部操作工作无法记录下来进行分析统计。
目前,用于监督监控操作人员的外挂式系统要不影响原来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原有监控系统提供二次开发的SDK(Software DevelopmentKit,即软件开发工具包)接口,这种方法成本较高,设计复杂。原有监控系统若没有提供任何二次开发的接头,则目前无法进行对监控操作人员的监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视频矩阵键盘信号监督系统,能将模拟矩阵键盘的每一次按键操作所对应的信号予以记录,能对视频监控操作人员的所有操作实施有效的跟踪记录,从而对监控操作人员进行有效合理的监督,并且不影响原有视频矩阵键盘的工作,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视频矩阵键盘信号监督系统,包括一个信号分流器和一个监督终端,所述信号分流器包括三个端口,第一端口连接视频矩阵键盘的输出,第二端口连接监控矩阵的输入,第三端口连接监督终端;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信号直通,均为RJ45接口,第三端口为RS232标准的9针接口,其中接收数据引脚和地信号引脚分别连接到第一端口的数据输出信号线TxD和地信号线GND。
本发明更详细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信号分流器包括超五类屏蔽信息模块,且其外部罩有金属屏蔽壳。
所述监督终端为一台电脑,并包含实时记录视频矩阵键盘信号的软件和存储单元。
本发明的优点是:视频矩阵键盘信号监督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现方便可靠,能对视频监控操作人员的所有操作实施有效的跟踪记录,从而实现有效合理的监督,提高原监控系统的实际运行效率,且不影响原有视频矩阵键盘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视频矩阵键盘信号监督系统的连接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信号分流器内部的接线连接示意图。
其中:1视频矩阵键盘信号监督系统;2监督终端;3信号分流器;31第一端口;32第二端口;33第三端口;4视频矩阵键盘;5监控矩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模拟视频矩阵键盘和监控矩阵通常采用标准RJ45接口,在原有的监控系统中,模拟视频矩阵键盘直接通过RJ45接口输出到监控矩阵的RJ45接口输入。监控矩阵可以为各种云台解码器、矩阵主机、或若干监控设备,如摄像机、监视器。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视频矩阵键盘信号监督系统1连接在模拟视频矩阵键盘4和监控矩阵5之间,相当于从其线路上截取模拟视频矩阵键盘4的输出信号。视频矩阵键盘信号监督系统1包括一个信号分流器3和一个监督终端2。信号分流器3有三个端口,第一端口为RJ45标准接口,连接视频矩阵键盘4的RJ45接口输出,第二端口也为RJ45标准接口,连接监控矩阵的RJ45接口输入,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间保持信号直通,第三端口为9针的RS232标准串口,连接到监督终端2的串口上。最常用的监督终端2为电脑或服务器,包含用来实时记录视频矩阵键盘信号的软件系统和存储单元。
9针RS232接口中的接收数据引脚RxD在信号分流器3中连接到RJ45接口的8根数据线中的数据输出信号线TxD上,地信号引脚连接到RJ45接口的8根数据线中的地信号线GND上。可以采用两连接的线头直接焊接,或是让两个线头直接接触,然后将其压紧的方式使RS232标准和RJ45标准高效、无损耗转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09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