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冲、分解桥桩基破桩头的新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70619.9 | 申请日: | 2010-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6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孙秀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1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解 桥桩 桩头 新方法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冲、分解桥桩基破桩头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自有桩基混凝土建设桥梁以来,便有了桩基混凝土需要破桩头的近百年历史。破桩头这一专业术语,在别人眼里可能不熟悉,但在桥梁建设工程师们的脑海里并不陌生。为了满足规范、达到混凝土强度、刚度及技术质量标准、把桩底的淤泥翻倒桩顶,浇筑桩基混凝土时必须高出桩顶一米左右,所以就产生了桩头。破桩头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阻碍钩机开挖基坑,钩机在桩头之间挖土非常不方便,时不时碰撞桩头,造成时间的浪费和流失。破桩头一样给工程造成工期的延长和负增值。
发明内容:本发明解决了原常规破桩头存在的弊端,提供了一种不用破桩头,只要简单的凿除处理一下桩头上的松散碎石,然后就可以直接浇筑垫层混凝土,省工、省时、效益高的一种水冲、分解桥桩基破桩头的新方法。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在桩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护筒1的顶面内侧安装事先制作好的桥板15,桥板15装置在角铁2中部,阻桥台阶18装置在角铁2两侧,桥板15的放置方向应根据破桩头装置的出水管扁弯头4水冲、分解时所处的方向平行,应随出水管扁弯头4旋转而旋转,然后打开阻管活动盖16,把事先制作好的水管3镶嵌在里边,拧紧螺栓17,最后按照下放控制工艺用钢丝绳吊着水管3,慢慢把出水管扁弯头4放到桩基混凝土中进行水冲、分解破桩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水冲、分解桩头新方法,水冲、分解桩头混凝土以后,桩顶上剩下的只有碎石,开挖基坑时,钩机不受阻碍,方便快捷,基坑开挖完毕以后,不用破桩头,只要简单的凿除处理一下,就可以直接浇筑垫层混凝土,省工、省时、效益高,还可提前完成工期1-3天,每根桩头至少节约资金300-1000元,降低了工程成本,同时提高了工程质量。
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仰视图
图4是图1的水管旋转扳手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所述的在桩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护筒1的顶面内侧安装事先制作好的桥板15,桥板15装置在角铁2中部,阻桥台阶18装置在角铁2两侧,防止桥板15在护筒1内窜动,桥板15的放置方向应根据破桩头装置的出水管扁弯头4水冲、分解时所处的方向平行,应随出水管扁弯头4旋转而旋转,然后打开阻管活动盖16,把事先制作好的水管3镶嵌在里边,拧紧螺栓17,最后按照下放控制工艺用钢丝绳吊着水管3,慢慢把出水管扁弯头4放到桩基混凝土中进行水冲、分解破桩头。放置底面应比桩基混凝土顶面23设计高程略高为宜,在基坑开挖后凿除。
实施例2: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所述的破桩头装置的水管旋转卡扣10设置在水管3上中部,水管旋转扳手24安装在水管旋转卡扣10上,手握水管旋转扳手24使之旋转,接头8的大口径端接在水管3上端,小口径端接在泥浆泵的软水管22上,吊环14固定装置在变径接头8的上侧部,扭曲支撑板19用抱箍5、抱箍螺栓6固定在水管3下部,防挂护板7做成上、下、左、右均是弧的形状,装置在扭曲支撑板19顶端,且用紧固螺栓13固定在出水管扁弯头4顶部,在水管3底口安装上出水管扁弯头4,用抱箍5和抱箍螺栓6把出水管扁弯头4牢牢的固定在水管3底口上(也可直接焊接在水管底口上)。
实施例3: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所述的出水管扁弯头4的一侧应制作成锥面,另一侧制作成平面,垂直于水管3轴线,在垂直面上钻制水冲分解出水孔11,在出水管扁弯头4端部钻制弯头端头扁出水孔12,出水管扁弯头4外侧应包裹一层橡胶皮20,在水冲分解出水孔11与水冲分解出水孔11之间,拧一或两道缠制橡胶皮铁丝21。
实施例4: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所述的下放控制工艺实施时如果下水管3遇到阻力,应合上泥浆泵的电源闸刀,泥浆泵往水管3里注水加压,缓解水管3内空产生的浮力,水管3管面下放到桩顶高程23,水源会经过水管3从出水管扁弯头4里流到水冲分解出水孔11及弯头端头扁出水孔12拥挤流出。
实施例5: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所述的下放控制工艺实施时如果下放水管3无阻力,可等水管3下放至桩顶高程23时注水加压;水从桩头混凝土中流过,会带走水泥浆,留下碎石;在这其中应不断的360度旋转水管3,每旋转一个角度应停留3-5分钟,在这期间应在吊环14上拴上绳索,稍用力拽向弯头端头扁出水孔12相反的方向,使弯头端头扁出水孔12紧挨桩基钢筋笼,使其充分分解桩基混凝土保护层。
实施例6: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所述的水冲、分解桩头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每层厚约30-50厘米,应充分水冲、分解混凝土;水冲、分解一层后,把水管3向上提一层,直至最后一层应延长时间,因为最后一层含淤泥量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未经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06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生产医用玻璃容器的方法
- 下一篇:香味赋予剂及含有其的啤酒风味饮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