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泳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70033.2 申请日: 2006-12-15
公开(公告)号: CN101840669A 公开(公告)日: 2010-09-22
发明(设计)人: 坂本道昭 申请(专利权)人: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G09G3/34 分类号: G09G3/34
代理公司: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代理人: 谢丽娜;关兆辉
地址: 日本神奈***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电泳 显示 设备 及其 驱动 方法
【说明书】: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610170057.1”、申请日为“2006年12月15日”、发明名称为“电泳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泳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能通过防止残像和/或图像烧进(burn-in),提供良好显示的电泳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本申请要求2005年12月1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s.2005-362318和2005年12月28日提交的2005-378274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在此引入以供参考。

背景技术

在电子显示设备中,作为允许通过人眼来读取电子书、电子报纸而不导致眼睛压力等等的电子显示的一个例子,正在着重开发电子纸显示。电子纸显示的要求是薄、体轻、难以压碎(破裂)、易于在印刷级别来观看等等。可以使用反射式显示器来作为能满足这些需求的显示设备,该反射式显示器被配置成不使用背光,并且消耗更低功率。

不使用偏振器的反射式显示器的例子包括电泳显示器(在下文中称为“EPD”)等等。存在几种EPD,而在下文中,将对使用微胶囊式(microcapsule-type)电泳设备(也简称为“电泳元件”)的EPD进行说明。

图25是概念性地示出了电泳显示面板的结构的放大截面图,更具体地说,是以m行和n列的矩阵形式排列的单色微胶囊式电泳元件的截面图。如图25所示,在该电泳显示面板中,微胶囊式元件的每一个都是以叠层结构形成的,其中,按如下顺序,以层叠结构来行程用于允许有源矩阵驱动的TFT(薄膜晶体管)玻璃基底102、电泳膜110、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对向基底120,例如,形成m行的微胶囊式电泳元件100-m1、100-m2和100-m3。

在TFT玻璃基底102上,对应于每一电泳元件100-m1、100-m2和100-m3,形成TFT 104-m1、TFT 104-m2和TFT 104-m、与所述TFT104-m1、104-m2和104-m3分别连接的像素电极106-m1、106-m2和106-m3、以及与像素电极106-m1、106-m2和106-m3相对设置的存储电极108-m1、108-m2和108-m3。因此,所述微胶囊式电泳显示设备被配置为通过有源矩阵驱动方法来显示图像。在在电泳膜110中容纳的由聚合物制成的粘合剂112中,到处涂敷了约40μm的微胶囊。因此,所述微胶囊114的每一个都比微胶囊式电泳显示设备的像素电极的尺寸小了一个规定值。在微胶囊114的每一个中,注入分散剂116,在该分散剂116中,悬浮了无数具有以毫微级的大小的带负电荷的白色颜料粒子(白色粒子,例如,氧化钛)117和具有也以毫微级的大小的带正电荷的黑色颜料粒子(黑色粒子,例如碳)118。在PET对向基底120中,将与在TFT玻璃基底102上形成的像素电极106-m1、106-m2和106-m3相对的一个对电极122贴付到塑料基底124上。因此,微胶囊式电泳元件100-m1、100-m2和100-m3中的每一个都是由对应于各像素的TFT104-m1、104-m2和104-m3、像素电极106-m1、106-m2和106-m3、与微胶囊114以及对电极122的相应部分来制成的。

图26是构成微胶囊式电泳显示设备(在下文中,简称为“电泳显示设备”)的、以矩阵形状平面布置的微胶囊式电泳元件的示意电路图。在图26中,将相同的参考数字分配给具有与图25相同功能的部件。在图26中,数据线Dn表示用来将显示数据信号输送给在电泳显示设备的以矩阵形状布置的电泳元件100-mn(m=1,2,...,M,n=1,2,...,N)之中的、在水平方向上排列的各电泳元件100-mi(i=1,2,...,N)的线路。此外,扫描线Gm表示用于在一个扫描周期期间,将扫描电压输送给在电泳显示设备的以矩阵形状布置的电泳元件100-mn之中的、在水平方向上排列的电泳元件100-m1,100-m2,...,100-m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未经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00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