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径内窥镜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69886.4 | 申请日: | 2010-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0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段晓东;冒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华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273 | 分类号: | A61B1/27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锡市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窥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指一种上消化道用内窥镜。
背景技术
软性内窥镜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光纤出现以后,它以柔韧的光纤传导光源和影像,称为光导纤维内窥镜,主要种类有胃肠镜、肺镜、肾结石镜等。光导纤维内窥镜分头端(医生手持操纵端)、远端(插入脏器端)及弯曲部分三部分组成。弯曲部分是密封的软性套管,内有两种光导纤维光束,导光束和传像束,它们都是由3万至5万根光导纤维组成的光导纤维束。由于它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方便的操作性能,在医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软性内窥镜对其前端的操作利用机械导丝方式,其线径都在一厘米左右。受检者检查时会有很强的不适感,许多患者采用麻醉方式以达到无痛检查。
细径柔性光纤内窥镜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内镜,它的线径可以达到1毫米,它可在无痛或极小创伤下进入人体内部位,对病变组织进行观测,并做出病理诊断。但由于细径内窥镜无法对其前端进行控制,使其操作起来非常不便。在磁场控制方面,虽然有人提出这方面的设想,如专利02211218。9中用通电线圈来引导内窥镜的前进方向,在这种结构中,内窥镜采用后推方式,内窥镜镜身需要一定刚性,所以不能应用于柔细内窥镜的情况。磁力随衰减是距离的四次方,而磁矩的衰减是距离的三次方,因此在专利02211218。9中的结构面临许多实际工程实现方面的困难。专利00680025360。0指出了一般磁源所产生磁场在人体尺度下往往衰减较大。在控制胶囊内窥镜时,磁力往往低于胶囊重力,并因此提出了改变人体与重力场及外磁场的位置和方向的方式以减少胶囊的阻力并使磁场梯度力最大化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细径内窥镜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利用重力、细径拉力和外加磁场力相结合的方式控制细径内窥镜端头的方法及其装置,在保持细径内窥镜细小柔软无痛的优点下,大大增加了类似传统软性内窥镜可操作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细径内窥镜,包括通过线束光电连接的控制端和内窥镜端头,所述内窥镜前端位置设磁偶极子,内窥镜前端的重心靠近端头与细径交汇点。内窥镜端头可以是电子内窥镜前端,也可以是单光纤扫描内窥镜前端,或单光纤荧光内窥镜前端等。线束是柔性细径,可以承受拉力但不能承受推力。内窥镜端头和柔性细径线束的尺寸足够小,以便受检者吞服。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磁偶极子设在靠近内窥镜端头的线束上,或设在内窥镜端头的内部,后者设计的关键在于使内窥镜前端的重心尽量靠近与细线交汇点,以减低重力的力矩,从而减小对外控制磁场强度的需求。
所述磁偶极子为圆柱形,球形或椭圆形的空心状,或侧面设凹槽。
磁偶极子的材料为NdBFe。磁偶极子套设人体生理兼容材料,如聚四氟乙稀。
与传统软性内窥镜相比,磁控微型细线内窥镜线径细小,患者可以吞咽,无需麻醉;与现有细径内窥镜相比,磁控微型细线内窥镜可以通过磁场对其前端进行控制,使其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可以对食道、胃等消化道进行无痛检查、筛查,对消化道癌变的早期发现、减少消化道癌症的死亡率有重要意义。此外,磁偶极子在外磁场下的作用采用磁力矩可降低对磁场源的要求,对磁场的要求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内窥镜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内窥镜的前端之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内窥镜的前端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内窥镜的作用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细径内窥镜,包括通过线束2电连接的控制端1和内窥镜端头3,内窥镜前端位置设磁偶极子4。在细线内窥镜前端放置的小磁偶极子,其重心尽量靠近细线与内窥镜前端交叉点。内窥镜端头3可以是电子内窥镜前端、单光纤扫描内窥镜前端或单光纤荧光内窥镜前端。线束2是柔性细径,可以承受拉力但不能承受推力。内窥镜端头3和柔性细径线束2的尺寸足够小,以便受检者吞服。
磁偶极子4设在靠近内窥镜端头3的线束2上(图2所示),或设在内窥镜端头3的内部(图3所示),后者设计的关键在于使内窥镜前端的重心尽量靠近与细线交汇点,以减低重力的力矩,从而减小对外控制磁场强度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华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华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98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