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G通讯信号转换器壳体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9690.5 | 申请日: | 201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4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顾三龙;张明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利达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08 | 分类号: | B22D17/08;H04Q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王清义 |
地址: | 21514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3g 通讯 信号 转换器 壳体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G通讯信号转换器壳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3G通讯网络基站中使用的通讯信号转换器壳体包括通过密封圈密封接触的底壳和盖子,主要要求是:1、产品尺寸精度高,以满足装配性和使用稳定性;2、壳体密封性好,由于通讯器材使用环境相对恶劣,要求产品在寿命期内不发生由于密封性不好而导致的内部电子元器件损毁。
原先的转换器壳体中的底壳和盖子均是采用铝型材通过加工中心加工而成。这种加工方法可以满足通讯器材正常的精度要求,并能保证底壳和盖子的平整性和密封性。但这种加工方式的最大缺点就是由于加工量大,导致加工周期较长和加工成本较大,难以满足大批量的生产要求。
由于转换器壳体用于通讯网络基站,目前正是我国3G网络的高速发展期,对这种基站部件的需求急剧增大。现有的加工方式难于满足现实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高效地生产出转换器壳体、又能保证产品的密封性的转换器壳体制备方法,以满足大批量的生产要求。
本发明的3G通讯信号转换器壳体制备方法,是以铝合金进行压铸成型后,再机加工制成;压铸时,把温度为620℃-670℃的铸液以10Mpa-14Mpa的压力压射入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温度为200℃-220℃;在铸液注满型腔时,铸液压力升高至17Mpa-21Mpa。
铸件从液体浇注到凝固,直至冷却,共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合金的收缩性对铸件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它影响着铸件的缩孔大小、应力的产生、裂纹的形成及尺寸的变化。浇注温度过高,收缩大,使铸件容易产生裂纹、晶粒粗大、还能造成粘型。浇注温度过低,易产生冷隔、表面花纹和浇不足等缺陷。因此浇注温度应与压力、模具温度及充填速度同时考虑。另外,铸液与炉料、有机物燃烧产物及铸型等所含水分发生反应而产生的氢气易被铸液吸收。铸液温度越高,吸收的氢也越多,进入铸型内的液态金属随温度下降,气体的溶解度下降,析出多余的气体,有一部分逸不出的气体留在铸件内形成气孔。气孔不仅降低了铸件的气密性、耐蚀性,还降低了合金的力学性能。综合上述因素,本发明采用浇注温度为620℃-670℃、模具温度为200℃-220℃、铸液压力10Mpa-14Mpa。同时为了铸件在压力下凝固结晶,使铝铸件的气密性提高,在铸液注满型腔时,铸液压力升高至17Mpa-21M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压铸成型壳体(底壳和盖子),可省去铝型材加工95%以上的加工量,使得产品适用于大批量生产;2、通过后续机加工,保证产品的尺寸装配、尺寸精度。3、壳体密封性好。把机加工后的底壳和盖子装配在一起得到壳体,对壳体抽真空进行气密性试验,当真空表表压(壳体内的相对压力)为-0.05MPa停止抽气,经过12小时,观察真空表,示值无变化。4、铸件无流痕、欠铸等外观缺陷。因此,本发明的壳体压铸和后续机加工的方式生产该壳体,能满足这种通讯器材壳体的装配和使用性能要求,又能克服铝型材加工的缺点。
另外,液态收缩大于固态收缩会导致缩孔和疏松,为了使得铸件在液态到凝固期间的体收缩应到铸液的补充,避免出现缩孔和疏松,并保证外观无流痕、欠铸等缺陷,对于上述的制备方法,铸液开始射入型腔内的流速0.5-0.7m/s,当射入型腔内的铸液量达到总铸液量的40-60%后,铸液射入型腔内的流速1.0-1.2m/s。
上述的制备方法,如果环境温度高于25℃,铸液温度为640±10℃;如果环境温度介于10~25℃,铸液温度为650±10℃;如果环境温度低于10℃,铸液温度为660±10℃。
具体实施方式
在室温20℃下,采用Al-Si合金分别压铸底壳和盖子,然后分别对底壳和盖子机加工。
利用立式高压铸造件进行压铸,把压铸机的铸造压力设定为12Mpa,模具温度设定为210℃;铸液(熔液)温度设定为650℃。将Al-Si合金投入机台内,使用的射出速度为0.5-0.7m/s,把铸液射入模具的型腔内。
当射入型腔内的铸液量达到总铸液量的55%(体积比)后,提高铸液射入型腔内的流速,达到1.0-1.2m/s。总铸液量是指压铸一个零件(包括浇道、浇注口、溢流井等浇道系统)所需的铸液量。
在铸液注满型腔时,铸液压力升高至19Mpa。
压铸结束后,切除压铸件的浇道系统,再对其进行机加工至设计尺寸。所得的底壳和盖子外观平整,无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利达铸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利达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96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削中心用直结式增速动力刀座
- 下一篇:培养振荡器振幅无级可调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