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果蔬类食品和中草药植物液态二氧化碳脱水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69582.8 | 申请日: | 2010-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2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吴树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派乐滋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B7/022 | 分类号: | A23B7/022;A61K36/00 |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高坤明 |
| 地址: | 221009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类食品 中草药 植物 液态 二氧化碳 脱水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蔬类食品和中草药植物脱水加工工艺。不仅适用于叶片状植物,也适用于块状、杆状、根状植物的脱水。
背景技术
世界食品工业正在向天然、保健、方便的趋势发展,脱水果蔬因其符合天然、绿色、营养及携带方便、保质期长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中药材收获后也要进行脱水储藏,脱水后,包装运输方便,并可长期储存。目前植物脱水一般采用烘箱高温干燥的脱水工艺以及真空低温冻干工艺。烘箱高温干燥脱水工艺具有设备投入小、工艺简单,便于操作等特点,但存在营养成分损失严重、风味较差、复水程度差、复水速度较慢以及脱水时间较长、耗能大、生产效率低、卫生条件差等缺陷。真空低温冻干工艺应用冻干技术在瞬间脱水,可最大限度地保存了植物中的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及活性物质成分。但存在设备复杂昂贵、耗能大、操作繁杂、加工时间长、成本高,产品价格昂贵,不能广泛推广等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果蔬类食品和中草药植物液态二氧化碳脱水工艺,植物放入脱水罐内并抽真空,液态二氧化碳罐放液阀经气化器气化,气体压缩机对二氧化碳气体增压,经分气罐进入脱水罐并保压一段时间,使植物中的水份与二氧化碳结合,在二氧化碳释放时将水分带出,实现果蔬脱水。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果蔬类食品和中草药植物液态二氧化碳脱水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流程是:
第一步:准备工序
将洗净、切片后的果蔬类食品或中草药植物,或预先脱去自由水的半成品放入脱水罐→关闭脱水罐仓门并密封→打开脱水罐排气阀将脱水罐内抽真空;
第二步:脱水工序
开启液态二氧化碳罐放液阀和气化器进气阀→液态二氧化碳经气化器转化 为气态二氧化碳→气体压缩机对气态二氧化碳增压→分气罐→开启分气罐放气阀和脱水罐进气阀→二氧化碳气体进入脱水罐→脱水罐内压力达到一定压力值后,关闭分气罐放气阀和脱水罐进气阀,脱水罐保压一段时间→开启脱水罐的排气阀和高压回收罐的进气阀→脱水罐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高压回收罐→待脱水罐与高压回收罐压力平衡后,开启低压回收罐的进气阀→二氧化碳气体进入低压回收罐→开启低压回收罐的放气阀→气体回收压缩机抽取脱水罐和高、低压回收罐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并加压→压缩后的二氧化碳气体回流到分气罐→待脱水罐中的压力接近大气压力时,气体回收压缩机停止工作,同时关闭高压回收罐的进气阀→开启脱水罐的排空阀,将脱水罐中剩余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去;
第三步:出料工序
打开脱水罐上的排水阀,排放脱水罐中的水→打开脱水罐仓门,取出脱水植物;
第四步:检验工序
对脱水植物含水量检验合格后,签发合格证和生产日期;
第五步:包装工序
包装入库。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1、利用二氧化碳气体脱水,无毒、无污染,对植物品质保留好(营养成份、生理活性成份、中草药的药效成分、食品的口感色香味等),确保脱水植物的卫生质量。
2、使植物在常温、无氧状态下脱水,避免高温脱水过程中的植物氧化及营养、风味流失,最大程度保留物料原有的营养和活性物质成分及其色香味。
3、脱水速度快,二氧化碳气体循环利用,节约能源。
4、设备投入小,工艺成本低,安装维修方便,工艺方法易于掌握;有利于农村果蔬类产品的深加工,生产效率高,附加值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
5、由于采用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增压,脱水罐压力高,不仅适用于叶片状植物,也适用于块状、杆状、根状植物的脱水。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果蔬类食品和中草药植物液态二氧化碳脱水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流程是:
第一步:准备工序
将洗净、切片后的果蔬类食品或中草药植物,或预先脱去自由水的半成品放入脱水罐→关闭脱水罐仓门并密封→打开脱水罐排气阀将脱水罐内抽真空。脱水罐可以为立式,也可以为卧式;一条生产线可以安装一台脱水罐,也可以多台脱水罐并联安装。
第二步:脱水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派乐滋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派乐滋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95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茅山翠眉茶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管口保护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