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梳状式电极的电容式触控板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8595.3 | 申请日: | 2010-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3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林铿;郑清交;吴锡淳;吴永俊;沈奕;李永忠;欧建平;游荣鑫;杨柳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丁德轩 |
地址: | 515065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梳状式 电极 电容 式触控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板,尤其涉及一种含有梳状式电极的电容式触控板。
背景技术
电容式触控板已经广泛应用到各类电子产品中,例如手机、mp4、POS终端等。电容式触控板的特点是透过率高且触摸施压不必用力,可以抵御恶劣的外界环境,例如:水,温度变化,潮湿,故使用寿命长,工作时还可以实现多个触摸点的同时探测,操作使用更为人性化。
电容式触控板一般包括透明基板和感应电极,感应电极设于透明基板上,感应电极的引线与检测电路电连接。在设置两块基板透明的情况下,其中一块基板可以作为介质层;在只设置一块透明基板的情况下,在感应电极的上表面还应设置一层保护膜,保护感应电极免受损坏及作为介质层的作用。电容式触控板的感应原理是在手指未与触感面(即保护膜或透明基板)接触前,系统会在感应电极和透明基板间产生一个寄生电容,即形成一电场,当手指接触触感面(即保护膜或透明基板)上的任意一点时,由于手指是导体,可作为一电容极板,感应电极也可作为一电容极板,而触感面(即保护膜或透明基板)作为一介电层,则手指、保护膜和感应电极形成一耦合电容,会出现电容充电效应,进而产生电容变化,通过显示器件自带或者外接的检测电路,可以检测出这种电容的变化,计算确定接触的位置。
评价电容式触控板有三项关键指标:电场的线性、感应电极的复杂程度和感应电极的宽度;其中电场的线性与电容式触控板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有关,感应电极的复杂程度关系到制造成本,感应电极的宽度直接影响触控板的可利用范围的大小。感应电极是由设置在透明基板上的电极线迹构成,电极线迹交错排列形成的透明电极数目越多并且分布位置越均匀,则整个电容式触控板的电荷分布的密集度比较平稳的变化,相反则是比较剧烈的变化,根据这个原理,可以修正、改善电场的线性。
因此,如何改善电容式触控板的电场线性,降低图案的复杂程度以及减少感应电极的宽度,是电容式触控板设计者致力改进的目标。
传统的电容式触控板,如图1所示,触控板感应电极线迹X1~Xn、Y1~Yn通过电极接口101以及外加的导电部件连接到触控芯片IO端口,由X、Y两垂直方向各一定数量的感应电极线迹,交叉形成一个平面触控范围;每个触控芯片IO端口对应一根电极线迹,在触控芯片IO端口的数量不可增加的情况下,电容式触控板所布置的电极线迹也不可增加,而触控区域100的感应电极线迹数量由触控区域100的面积大小来确定。这种传统的感应电极线迹设计方式由触控芯片IO端口的数量和触控板的面积决定电极线迹的密集程度,导致感应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或者感应电极与人体或大地之间的耦合电容受限制,即已有的电场和因触控而产生的电场都受到限制,影响电场的线性平稳度,由此造成硬件上电容式触控板的信号灵敏度只能达到一定的程度,而在某种特殊环境下可能达不到使用要求,如触控板悬空,或触控板沾水珠等会触控失效。因此,硬件上的感应电极线迹设计需再进一步优化,增加触控区域范围内的电极线迹,使电场的线性更加平稳,以提高触控板灵敏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有梳状式电极的电容式触控板,这种含有梳状式电极的电容式触控板能够使电场的线性更加均匀、平稳,并有效提高触控板的灵敏度。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有梳状式电极的电容式触控板包括透明基板和感应电极,感应电极设在透明基板上,感应电极包括一组横向的电极线迹和一组纵向的电极线迹,横向电极线迹和纵向电极线迹相互交叉,还包括可与触控芯片IO端口连接的引出线,其特征是:至少有一部分引出线以一根引出线对应多根电极线迹的方式与电极线迹连接。
触控板可采用一块透明基板,也可采用两片透明基板的设置方式。在设置两块基板透明的情况下,横向电极线迹和纵向电极线迹分别设置在两块透明基板的内侧面上,其中一块基板可以作为介质层;在只设置一块透明基板的情况下,在感应电极的上表面还应设置一层保护膜,保护感应电极免受损坏及作为介质层的作用。
所述电容式触控板的透明基板的材料可以是玻璃,也可以是具有柔软弯曲性的聚酯类材料;电极为透明导电材料,如氧化铟锌、氧化铟锡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未经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85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