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8230.0 | 申请日: | 201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2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宫崎博;阪上正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工电动工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H7/1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瑜;王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组。
背景技术
在电动工具中,考虑到便携性和可用性而使用蓄电池。近年来,镍镉或镍氢电池被更轻并且更高容量的锂离子电池所取代。但是,锂离子电池具有缺点,即,当与镍镉或镍氢电池相比时,对于过充电或过放电具有低容差。
由于这个原因,对于包括电池组件(其中多个锂离子电池被串联并且被接纳在一个壳体内)的电池组,为了使每个锂离子电池不被过充电或者过放电,已经采用了各种装置。
图6说明了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7-143284中公开的常规电池组1和充电器2的示意性电路配置。参照图6,下面将对该常规示例进行示意性描述。
电池组1可拆卸地连接到充电器2并且被充电。此外,电池组1被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动工具中并且向其提供电力。如在图6中所示,电池组1包括:电池组件4,其具有彼此串联的多个(例如4个)蓄电池4A、4B、4C、4D;一对电源端子5a和5b,分别地连接到电池组件4的正端子和负端子;第一控制电路7,用于单独地检测蓄电池4A到4D上的电压V1到V4,并且当所检测的电压V1到V4中的至少一个超过了第一预定值Vth1(例如,4.2V)时,向充电器2输出充电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控制电路8,用于当电压V1到V4中的至少一个小于第二预定值Vth2(例如,2.0V,比第一预定值Vth1低)时,输出放电停止信号。
此外,电池组1包括:信号端子13b、13d,用于分别地输出充电控制信号和放电停止信号;第二电源端子5c,其连接到电池组件4的正端子,并且从充电器2向其供应充电电流;保护元件6,用于断开/闭合经由第二电源端子5c供应到电池组件4的充电电流的流动路径;以及第三控制电路9,用于单独地检测蓄电池4A到4D上的电压V1到V4,并且当电压V1到V4中的至少一个比第三预定值Vth3(例如,4.5V,比第一预定值Vth1高)高时,通过操作保护元件6来断开充电电流的流动路径。这里,锂离子电池被用作蓄电池4A到4D。
保护元件6包括所谓的不可恢复熔断电阻器,其中流入加热电阻器6a的电流熔化熔断元件6b以断开该电流的流动路径。信号端子13b、13d包括在信令连接器13中提供的多个(例如,在附图中为6个)信号端子13a到13f内。这里,信号端子13a连接到地,信号端子13c经由用于检测电池组件4的温度的温度测量元件(热敏电阻器)Th来连接到地。
信号端子13f也经由识别电阻器元件Rx连接到地,并且信号端子13e连接到第二控制电路8。“识别电阻器元件Rx”是电阻取决于与电池组件4有关的信息(例如,蓄电池的数量、配置、电压、容量等)的元件。充电器2和电动工具3可以通过读取电阻来获得与电池组件4有关的信息。
第一控制电路7包括第一检测器7a,所述第一检测器7a将第一预定值Vth1与分别的蓄电池上的电压V1到V4进行比较,所述电压V1到V4是通过测量蓄电池4A到4D的正电极的电势而检测得的,并且当电压V1到V4中的至少一个超过第一预定值Vth1时,输出高(H)电平信号(即,开路集电极类型输出的高态有效信号)。第一控制电路7还包括信号转换电路7b,所述信号转换电路7b将从第一检测器7a输出的高电平信号转换为充电控制信号。
当电池组1既没有安装在充电器2中也没有安装在电动工具中(后文中,这种状态被称为“空闲状态”)时,第一检测器7a从电池组4供电并且保持在待机模式。由于这个原因,第一检测器7a由电流消耗非常小(例如在待机模式时大约为1微安)的集成电路(IC)构成。
当电池组1安装在充电器2或电动工具中时,向信号转换电路7b供应电源电压VDD以进行操作。信号转换电路7b包括:开关元件Q6,其基于从第一检测器7a输出的信号来打开/关闭;以及齐纳二极管ZD6,其与开关元件Q6并联地连接到电源电压VDD。当从第一检测器7a输出的信号是低(L)电平时,开关元件Q6关闭,并且高电平充电控制信号(电源电压VDD)被输出到信号端子13b。此外,当从第一检测器7a输出的信号为高电平时,开关元件Q6打开,并且低电平充电控制信号输出到信号端子13b。
此外,提供齐纳二极管ZD6来保护开关元件Q6免受噪声和反向耐受电压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工电动工具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工电动工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82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