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岗白毛茶保质留香加工技术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67147.1 | 申请日: | 2010-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7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周庆团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庆团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521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白毛 保质 加工 技术 | ||
技术领域:
黄岗白毛茶保质留香加工技术所涉及的是白茶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白茶加工根据鲜叶失水的物理原理,采用萎凋、烘干技术方法让茶叶变干,生产的白茶清淡无香,茶叶内含物水溶性差。本项发明则根据化学变化原理,着力解决如何控制白茶加工过程中茶叶浅度发酵和酶促氧化的技术难题。使茶叶蛋白质、茶氨酸等内含物有效分解,可溶性强,让多酚类物质分解,从而生产的黄岗白毛茶散发出浓郁的花果香味,甘甜爽口,汤色橙亮。
发明内容:
由于目前白茶生产通常根据物理原理,采用萎凋、烘干加工方法,产品清淡无香的。本项发明则根据化学变化原理,着力解决白茶加工过程中,控制茶叶浅度发酵和酶促氧化的技术难题,采用揉青激酶、微促氧化和阻氧留香技术方案。本项技术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茶叶酶促氧化的合理控制,使茶叶蛋白质、茶氨酸等内含物有效分解,可溶性强,让多酚类物质分解,生产黄岗白毛茶散发出浓郁的花果香味,甘甜爽口,汤色橙亮。
附图说明:
附图为黄岗白毛茶保质留香加工技术工艺流程图。黄岗白毛茶保质留香加工技术共有八个技术环节。其中第1环节原料精选是本项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环节,目标是按有机茶管理规范、食品安全标准严格控制,精选高香质好的黄岗白毛茶(福鼎大白茶)为原料,把好源头关;第4环节揉青激酶、第5环节微促氧化和第6环节阻氧留香是本项发明技术方案的三个关键环节。主要目标是通过揉青挤破鲜叶细胞,激活茶叶中的酶,控制茶叶内含物氧化分解,使多酚类物质散发花果香。
具体实施方式:
本项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目前白茶加工主要技术——萎凋、烘干的基础上,针对白毛茶鲜叶内含物质性质及其化学变化原理,经不断探索反复实验,旨在提高白茶香气和品质而设计的白茶加工技术方案。以下就实施本项发明的技术环节,结合图例做具体阐述。
图例第1环节——原料精选:①茶叶品种应选择高香的黄岗白毛茶(福鼎白茶或称华茶1号);②茶园实施无害化管理;③采摘时机是晴天午后;④采摘规格为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
图例第2环节——萎凋失水:①竹筛薄摊鲜叶,2斤/m2;②自然风萎凋6小时,然后室内加温28℃萎凋10小时,干度70%。
图例第3环节——堆积回潮:①收堆厚度15-20cm,自然松度;②历时3小时,回潮均匀,茶香渐出。
图例第4环节——揉青激酶(关键环节):①双手捧茶成球状,在竹筛中顺时针推摁旋挪2分钟;②使鲜叶细胞轻度挤破,手感微粘,以便激活茶酶。
图例第5环节——微促氧化(关键环节):①收堆升温,酶促氧化,多酚类物质分解呈花果香;②技术人员采用望(色)、闻(香)、探(温)、(水),掌控氧化“火候”;③用时约45分钟。
图例第6环节——阻氧留香(关键环节):①约30分钟后,花果味浓,鲜灵度高,立即高温速焙,阻止氧化,保留花果香;②同批次茶叶务必同时焙干, 干度达90%左右。
图例第7环节——培笼复火:①摊凉10分钟后,用竹制焙笼、原木炭足火(80℃)手工复焙;②20分钟;③干度达95%。
图例第8环节——摊凉装箱。
该技术采用揉青激酶、微促氧化和阻氧留香技术方案,用望(色)、闻(香)、探(温)、捏(水)技术手段,精确掌控氧化“火候”,着力解决鲜叶氧化促进与控制的技术难题,克服了白茶清淡无香、茶叶内含物质水溶性差的不足。本项发明技术特征是各技术环节指标明确、控制严密、环环相扣,技术要求高,适合名优白茶的生产。用本项发明技术所生产的黄岗白毛茶内含物可溶性强,花果香味浓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庆团,未经周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71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和预防眼科疾病的药物组合物
- 下一篇:制作酸奶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