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长效碳酸氢铵药肥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66912.8 申请日: 2010-05-10
公开(公告)号: CN102241538A 公开(公告)日: 2011-11-16
发明(设计)人: 张志明;俞晓芸;刘丽辉;朱昌雄 申请(专利权)人: 开创阳光环保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5G3/00 分类号: C05G3/00;C05G3/0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101 北京朝阳区***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稀土 长效 碳酸氢铵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化学肥料“稀土长效碳酸氢铵药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酸氢铵肥料作为一种化学氮肥,它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肥效快,对土壤不会有酸化作用。但该肥料也有其缺点,在温度高和有水分存在的情况下,容易分解,一般该肥料的氮素利用率仅有25%~30%,肥效期短仅有30~40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克服碳酸氢铵肥料存在的缺点,提高氮素的利用率,延长肥效期,制备一种稀土长效碳酸氢铵肥料。稀土不是土,稀土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以及与镧系的15个元素密切相关的两个元素-钪(Sc)和钇(Y)共17种元素,称为稀土元素(Rare Earth)。简称稀土(RE或R)。 

有人把稀土叫做冶金工作和农业的“维生素”。它还是个“能工巧匠”,稀土元素在传统产业领域中广泛应用,稀土是植物生长的生理调节剂,对农作物具有增产、改善品质和抗逆性三大特征;同时稀土属低毒物质,对人畜无害,对环境无污染;合理使用稀土,可使农作物增强抗旱、抗涝和抗倒伏能力。当前中国农田施用稀土面积达5000-7000万亩/年,为国家增产粮、棉、豆、油、糖等6-8亿公斤,直接经济效益为10-15亿元,年消费稀土1100-1200吨。 

稀土可增加种子活力,促进作物种子萌发,提高种子的出苗率,是稀土使作物增效的一种重要作用。稀土的这种作用已应用在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白菜、油菜、麻类等大田作物上。稀土对植物根系和水稻生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适量稀土处理的水稻根系体积比对照增大1.18倍,根系活力增加20%。。稀土对大田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和甘蔗等根系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根长增加4%~10%,根重增加15%以上,根系吸肥面积增加25%。 

稀土能促进叶绿素的增加、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水稻在幼苗期使用稀土肥料,经过一段时间后,剑叶中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可增加12.0%。叶绿素的增加会提高植物的干物质累计量,提高经济产量。长期定位试验结果也表明,稀土促进水稻增产幅度为30kg/亩~50kg/亩、 油菜增产7.6~11.4%、茶叶平均增产12%~15%、蔬菜如黄瓜为25%和草莓增产30%,同时其他蔬菜和经济作物上也都有很好的增产效果。南方的柑桔、荔枝和龙眼喷施稀土比未喷稀土的分别增产19.2%、17.0%和24.5%;北方的葡萄、苹果和梨等分别增产22.8%、14.7%和11.3%。此外,果树施用稀土不仅可以增加产量,而且可改善苗木和果品质量,使果实含糖量、维生素含量提高,可以促进着色,提早成熟。稀土与碳酸氢铵结合能明显提高肥效,提高氮素利用率,延长肥效期,节约用肥,改善作物品质。稀土与DCD结合起来用,对肥料的肥效有加成作用。 

我们知道施入土壤中氮素肥料多以铵态氮的形式进入土壤,经过土壤硝酸还原酶的作用转化为硝态氮,硝态氮易被植物吸收利用,但往往由于转化过快,累积量过多,植物未能吸收利用,因淋溶和反硝化作用使氮素大量流失,造成浪费。碳酸氢铵由于它易溶于水和受热分解,这种淋溶作用就更明显,因此为保持化肥施用后土壤中的氮素,就必须有效地控制土壤中的氨态氮,同时抑制反硝化作用。本发明的特征是在碳酸氢铵中加入适量的氨稳定剂和硝酸还原酶抑制剂组成的添加剂,使得碳酸氢铵能保持在较长期间内具有肥效。所采用的氨稳定剂例如:DCD(N4H4C2),二环己胺、2-二乙氨基乙醇、苯乙睛或甘油三乙酸脂等,所采用的硝酸还原酶抑制剂,例如:硝基苯胺,2-氯吡啶,3-乙酰替氯苯胺,N-亚硝基二甲胺、磺胺噻唑或DCD(N4H4C2)等。碳酸氢铵与一定量的铵氨稳定剂和硝酸还原酶抑制剂成共结晶或者经充分的混合成颗粒状化肥。在上述的氨稳定剂和硝酸还原酶抑制剂中较佳的化合物是DCD(双氰胺)。 

DCD(双氰胺)是一种氨稳定剂,它的分子式为N4H4C2,可直接抑制碳酸氢铵中的氨挥发量52%,抑制土壤的氨挥发量64%,同时又是一种硝酸还原酶抑制剂,它可抑制氨态氮转化硝态氮的进程30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创阳光环保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开创阳光环保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69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