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纬度地区建筑太阳能蓄热取暖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66767.3 | 申请日: | 2010-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8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崔文瀛;崔红;崔继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文瀛 |
| 主分类号: | F24J2/34 | 分类号: | F24J2/34;F24J2/32;F24J2/4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纬度 地区 建筑 太阳能 蓄热 取暖 装置 | ||
1.高纬度地区建筑太阳能蓄热取暖装置,它由上换热水箱(1)、换热筒(2)、导流管(4)、超长集热管(5)、导流支撑板(6)、下换热器(7)、下蓄热水箱(8)、自来水管(9)、采暖回水管(10)、循环泵(11)、连通管(12)、热循环管(13)、套管(14)、热水管(15)、采暖上水管(16)、采暖热交换器(18)、热水交换器(19)和连接柱(20)组成,其特征在于上换热水箱(1)与换热筒(2)连通,换热筒(2)上设有凹形冷凝极连接管(22),换热筒(2)内设有导流管(4),导流管(4)上开有两排导流孔(23),导流支撑板(6)设在换热筒(2)的内壁与导流管(4)的外壁之间,导流管(4)由导流支撑板(6)支撑,超长集热管(5)的一端与换热筒(2)上的冷凝极连接管(22)插接,导流管(4)的左端封口,导流管(4)的右端开口,采暖热交换器(18)和热水交换器(19)设在下蓄热水箱(8)内的上方,下换热器(7)设在下蓄热水箱(8)内的下方,下换热器(7)由连通管(12)与冷水导流通道(24)连通,在连通管(12)上设有循环泵(11),热循环管(13)的上端设在上换热水箱(1)内,热循环管(13)的下端设在下换热器(7)内,将上换热水箱(1)与下换热器(7)连通,连通管(12)和热循环管(13)设在套管(14)内,采暖热交换器(18)的上端设有采暖上水管(16),采暖热交换器(18)的下端设有采暖回水管(10),热水交换器(19)的下端设有自来水管(9),热水交换器(19)的上端设有热水管(15),连接柱(20)设在套管(14)与采暖热交换器(18)和热水交换器(19)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纬度地区建筑太阳能蓄热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长集热管(5)由双层玻璃真空管(5-1)和热管(5-2)组成,热管(5-2)的一端包裹在双层玻璃真空管(5-1)内,热管(5-2)的另一端裸露在双层玻璃真空管(5-1)的外边,热管(5-2)的外表面进行阳极化处理,选择镀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纬度地区建筑太阳能蓄热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循环泵(11)采用太阳能循环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纬度地区建筑太阳能蓄热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金属管(5-2)采用铝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纬度地区建筑太阳能蓄热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的上换热水箱(1)、上换热器(3)、采暖热交换器(18)、热水交换器(19)、下换热器(7)与下蓄热水箱(8)采用球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纬度地区建筑太阳能蓄热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换热筒(2)与水平的角度为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纬度地区建筑太阳能蓄热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换热水箱(1)内胆和外壳之间设有保温层(1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纬度地区建筑太阳能蓄热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下蓄热水箱(8)设有保温层(1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纬度地区建筑太阳能蓄热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内的介质采用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纬度地区建筑太阳能蓄热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超长集热管(5)采用宽四米,长十二米的集热面积,上换热水箱(1)的球径为一米,下蓄热水箱(8)的球径为十二米,下蓄热水箱(8)设在地下,地点为哈尔滨,地处北纬46°,试运行时间选为四月十五日,在清明,谷雨之间,正是热网供暖的结束日,此时乍暖还寒,太阳能采暖装置开始运行为下蓄热水箱(8)补充能量,当装置运行至八月份下蓄热水箱(8)内的温度将达80~90℃,白露时节开始供暖,此时节只是夜间少量供热,当夜间环境温度降到-15℃~25℃时,便是供暖重点时段,当夜间温度升至-10℃时,已到立春时节,太阳的热能开始升高,为装置补充热能,使装置完成夏储冬用、春秋维持的太阳能采暖历程,能保证高纬度地区150m2的建筑面积冬季采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文瀛,未经崔文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676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动补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稻蒸汽催芽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