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纯化油料中磷脂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66413.9 | 申请日: | 2010-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8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李广焱;邓泽元;刘蓉;范亚苇;胡蒋宁;雷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F9/10 | 分类号: | C07F9/10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纯化 油料 磷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农、林副产品深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从各种油料中提取磷脂及应用,我国已有很多的研究与实践。溶剂抽提法,最常用的溶剂是丙酮,丙酮能溶解油脂和游离脂肪酸但不溶解磷脂,因而可以用丙酮将磷脂中的油脂等去除,再用无水乙醇或含水乙醇来提取磷脂。溶剂浸提中,浸提次数多、时间长,而且丙酮对人体有害,经丙酮处理的产品用于食品时,存在丙酮的残留。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其基本原理是将CO2流体充入一个特殊压力温度装置中,使之从油脂样品中选择性地将中性脂在超临界态下萃取出来,剩下的极性脂部分主要是磷脂,可以加入夹带剂乙醇提取出来,但对仪器设备的要求高,生产成本大幅提高,所提取的磷脂仍要进行进一步分离,如用柱层析法。柱层析法,以吸附剂为固定相,移动相中的溶质在通过固定相时,由于它们的吸附和解吸能力的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现常用的吸附剂为硅胶、氧化铝、硅藻土等;洗脱液常选用氯仿、丙酮、甲醇等有一定毒性的有机溶剂,产品中的溶剂残留是这种方法的缺点。还有制备薄层色谱法,无机盐复合沉淀技术等方法也存在试剂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有效、快速、低成本的硅胶柱层析方法来分离纯化油料中的磷脂。
本发明的具体工艺步骤:
(1)将大豆、鸡蛋、鱼、含磷脂较高的油料及其副产物等原料用95%乙醇提取2次,过滤,合并提取液,旋蒸得到含磷脂的粗脂肪,其中含有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等中性脂;
(2)称取硅胶装于层析柱中,硅胶高度为2~5cm;
(3)称取粗脂肪样品上样,先用乙酸乙酯洗脱甘油三酯,胆固醇等中性脂和游离脂肪酸,再用一定量无水乙醇洗脱脑磷脂(PE),待PE洗脱完毕,然后用95%~80%乙醇洗脱卵磷脂(PC);
(4)减压浓缩各洗脱液至干,回收的乙酸乙酯、乙醇可以再利用。
本发明经上述柱层析可完全分离脑磷脂和卵磷脂。经薄层层析(TLC)检测PE纯度达到80%以上,PC纯度达到90%以上。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利用填充2~5cm高的硅胶柱来成功完全分离PE、PC和中性脂。它是利用磷脂的强极性,用安全溶剂乙醇来分离磷脂,(在现有技术中一般硅胶高度都是大于10cm以上,即使填充硅胶的高度设置在6~10cm,都很难把PE洗脱下来),只有把硅胶高度尽量降到2~5cm,才能很好的把PE洗脱下来;由于PC结构中磷酸端接的基团是叔丁基胺,能与硅胶紧密接合,在2~5cm硅胶高度的情况下,无水乙醇仍很难洗脱PC,这样就可以把PE、PC完全分离,待PE完全洗脱后,再用95%~80%乙醇加大洗脱剂的极性,从而把PC洗脱。此方法对原料的应用范围广,只要含磷脂的油料都可以采用,而且可以灵活运用,适用性强。本发明另一特点是从脂肪提取到最后磷脂的分离纯化用的都是安全溶剂乙酸乙酯、乙醇和水,且可以回收再利用,用这种纯化技术得到的产品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安全性高。
本发明的优点是:1、采用安全溶剂通过硅胶柱层析一次性地分离了脂质中的PE、PC、中性脂和游离脂肪酸;2、设备简单,硅胶用量少,试剂消耗量少,成本低;3、适用范围广,对含磷脂的油料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通过以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称取用95%乙醇提取的1.0113g蛋黄脂肪,溶于乙酸乙酯中,备用。取粗孔II硅胶2.6g加入流动相乙酸乙酯制成浆状,湿法装于(20mmx120mm)玻璃柱中,柱内硅胶高度约为2cm。将制备好的蛋黄脂肪样品缓缓倒入柱中,进样完毕后首先加入60mL流动相乙酸乙酯洗脱甘油三酯、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等成分;再用160mL无水乙醇,每20mL分步收集流出液,TLC定性分析,20~140mL富含PE部分;最后用270mL 90%无水乙醇,每30mL分步收集,TLC定性分析,60~240mL富含PC组分作为层析产品。合并相同成分,得PE、PC分别为0.0472g和0.3372。
实施例2。
称取用95%乙醇提取的0.4073g鄱阳湖黄颡鱼脂肪,溶于乙酸乙酯中,备用。取粗孔II硅胶2.8g加入流动相乙酸乙酯制成浆状,湿法装于(20mmx120mm)玻璃柱中。将制备好的鱼脂肪样品缓缓倒入柱中,进样完毕后首先加入30mL流动相乙酸乙酯洗脱甘油三酯,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等中性脂;再用140mL无水乙醇每20mL分步收集流出液,TLC定性分析,20~120mL富含PE部分;最后用240mL 90%无水乙醇每30mL分步收集,TLC定性分析,60~210mL富含PC组分作为层析产品。合并相同成分,得PE、PC分别为0.0182g和0.03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64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境友好生物可利用绿色压裂液体系
- 下一篇:一种无级水平与角度调节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