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聚合物微球变化的编码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5666.4 | 申请日: | 201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6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常津;李云红;张琦;宋涛;逯超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G01N33/533;G01N33/576;G01N33/569;G01N33/571;G01N33/68;C12Q1/6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30007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聚合物 变化 编码 检测 方法 | ||
1.基于聚合物微球变化的编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表面偶联特异性抗体、抗原、DNA或RNA片段的一系列不同粒径和内部结构的聚合物微球,通过免疫反应或基因杂交反应特异性地识别待测样品中的抗原、抗体、DNA或RNA片段;用表面携带荧光物质的分子探针与待测的抗体、抗原、DNA或RNA片段特异性偶联,使得微球表面呈现荧光颜色;在检测仪器中检测荧光信号,与阴性和阳性对照标本或已知浓度的标准品对比,判断待测样品是阴性或是阳性;在检测仪器中对微球粒径和内部结构进行表征,根据微球粒径和内部结构与检测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对待测物质进行准确判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编码检测方法的聚合物微球,其特征在于聚合物微球是不同交联度的致密微球、介孔或微孔球;微球的粒径为2~30μm,相邻编码微球粒径间隔在1~10μ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合物微球,其特征在于聚合物微球微球的粒径优选4~16μm。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聚合物微球,其特征在于聚合物微球为聚苯乙烯类微球、聚丙烯酸酯类微球、聚苯乙烯-丙烯酸共聚微球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共聚微球,分散系数低于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微球表面带有氨基、羧基或氯甲基官能团,表面官能团负载率为0.5~1.5mmol/g;与蛋白或基因结合成为诊断微球,从而建立不同微球与不同蛋白或基因的一一对应关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体、抗原、DNA或RNA片段是抗结核杆菌抗体、抗乙肝病毒抗体抗微生物抗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类风湿因子、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自身抗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抗小鼠抗体、抗兔二抗第二抗体中的一种或几种;小鼠血清、兔血清动物血清抗原类中的一种或几种;猪流感病毒NS1基因、胰岛素基因微生物体内的特异基因、人体或动物体内基因的转录产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表面偶联抗体的编码微球和荧光标记的同种抗体,对应检测待测样品中的抗原;表面偶联抗原的编码微球和荧光标记的同种抗原,对应检测待测样品中的抗体;表面偶联DNA片段或RNA片段的编码微球和荧光标记相同的DNA或RNA片段,对应检测待测样品中的DNA或RNA片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仪器是分辨聚合物微球不同粒径和致密与介孔微球的散射光信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仪器为流式细胞仪,流式细胞仪检测信号的变异系数在20%以下;前向角散射光信号最小分辨尺寸为0.3μm;侧向角散射光信号反映微球密微球与介孔微球的散射信号强;将检测信号检转化为直观显示的一维直方图和二维散点图,以精确识别不同微球,通过一一对应的关系确定待测物质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566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