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文档安全阅读系统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5274.8 | 申请日: | 201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7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龚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华清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L29/06;H04L9/14;G06F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41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文档 安全 阅读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信息通信安全技术领域,包含电子文档的审核,存储,传播和阅读的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阅读软件中,大部分是利用编辑软件作为阅读软件,以及少部分的专有阅读软件(后面统称阅读软件);虽然它们也集成一定的安全功能,但是从保护的强度和功能都满足不了亮安全要求的用户。从保护的强度来说,主要提供口令,而口令因为记忆方便不可能很复杂,容易被口令字典或是猜测到;并且在通过键盘输入口令的过程中,存在口令被木马病毒等窃听的风险;并且大部分的编辑软件为了提亮效率,将文档内容通过缓中的方式保存到存储介质,也存在通过临时文件没有安全保护的风险。从安全功能来说,阅读软件需要的只是口令,而没有其它的辅助安全手段。因此,理由传统的口令方式的阅读软件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
伴随安全理论提亮,特别是PKI体系的成熟,出现更安全的阅读系统,主要为通过数字证书和签名的方式可以相互认证身份;通过文档内容的散列值验证文档是否经过修改;通过VPN密文传输文档;介质加密解密技术保护存储介质;水印等各种方式的电子文档信息隐藏技术。这些安全措施在传输过程安全,收发方认证,文档真实性和完整性有重要提亮。但是,从整个安全链上看,目前依然存在以下的问题:
首先,阅读器本身没有被认证导致重大的安全隐患
第一,阅读器本身没有被认证导致权限控制失败
作为文档阅读的重要环节,阅读器本身的安全在整个安全链具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的阅读,基本都是提供一个加密的文档,通过插件的方式提供认证和解密,然后交给通用的阅读器。而通用阅读器阅读的文件格式一般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根据文件可是开发自己的阅读器,因此,就存在这样的一种风险,某人自己开发了标准文档的阅读器,然后忽略文档本身的权限控制特性,让所有权限打开,从而得到明文,保存为新的标准文件,将此文件泄露出去。比如针对比较流行的PDF文件的pdf阅读器,虽然在PDF文件格式中,有一个P专门定义打开文档的权限;如果自己选择一个开源的PDF阅读器,在打开PDF文件中,忽略文档中定义的打印、编辑、复制等权限,直接全部放开,这样让文件的权限控制基本没有保障。
第一,阅读器本身没有被认证导致加密文档被解密成明文泄露
既然没有被认证,就可以利用一个经过修改过的阅读器,在帮你正常打开密文,在你正常阅读的过程中,阅读器可以在后台将整个密文另外保存为一个没有任何限制的文档,导致文档泄密。
第三,阅读器本身没有被认证可能导致私有密钥泄密
对于需要PKI认证打开的文档,当用户提供私有密钥打开一个需要认证的文档,就把自己的私有密钥交给了阅读器;如果这是一个植入木马的阅读器,就可以轻而易举获取用户的私密,这样的结果更危险。
因此,作为一个安全链,必须正确对待阅读器的安全问题。
其次,基于PKI思想的点对点方式不利于应用
比如专利ZL200410013513.2利用PKI思想,很好解决了点对点的安全,但是却没有解决好点对多的问题。虽然操作上让一个发送方为每个接收方建立一个密文文件,但是实际操作却很麻烦。比如政府内部的一个通知,通知对象可能上万个,不可能为每个对象生成一个密文文件。
再次,内存明文也存在泄密的风险
在今天网络技术亮度发达的时代,病毒、网络蠕虫、间谍软件随处可见,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 件漏洞百出的条件下,难免有某些软件通过内存搜索内存来获取某些敏感信息。比较有意思的是,绝大多数的阅读器在内存都是明文保存,因此,有效降低内存中明文泄密也是现在没有解决的问题。
所以,我们需要在保障公知的安全:身份认证,文档认证(包含文档校验和加密文档)以及阅读权限的前提下,需要解决阅读器安全,内存明文安全,并且在安全的前提下方便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在技术的文档阅读安全功能不能满足亮要求性的需求,提供了一种电子文档安全阅读系统及其方法,以满足下面的需求而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1)文档传输和保存的机密性;
(2)文档发出者,文档阅读者认证可信性;
(3)文档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文档的可控阅读性;
在拥有加强基本的安全下,增强的安全为:
(5)阅读器的认证可信性;
(6)内存防泄密安全性;
(7)实施方使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华清,未经龚华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52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