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抢险救援真火演练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64985.3 | 申请日: | 2010-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4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年;渠伟;秦香果;高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虹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A62C99/00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李印贵 |
| 地址: | 030006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抢险 救援 演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抢险救援领域,涉及一种抢险救援演练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抢险救援真火演 练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的危害极大,而如果能够在火灾 初期发动有效、及时的救援,往往可以大大降低生命和财产损失。这就要求救援人员具有极 高的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这些技能和素质仅仅靠实战中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而普通的体 能训练并不能实际提高救灾实战中的能力,必须有一种能真实模拟火灾环境的演练系统,而 现有的演练器材功能较为单一,不能真实模拟火场环境,火焰模拟只靠传统的燃油加木材实 现,这将产生大量污染且火势不可控制,训练安全性差。这种传统的模拟火焰熄灭后将产生 燃烧垃圾,不清除无法进行下次演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演练系统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自动控制,无污染环保, 确保训练安全,并能够使救援人员在模拟实战的训练环境中提高救灾能力的抢险救援真火演 练系统。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抢险救援真火演练系统,由燃烧物主体结构1、具有燃烧盘的燃烧装置2、控制监测系 统3、排风机4、轰燃装置5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燃烧物主体结构1、燃烧装置2、排风 机、轰燃装置安装于训练室内,所述的排风机安装于训练室墙面上方,排风机上部紧贴天花 板6;控制监测系统安装于控制室内,控制室和训练室为相邻的两个房间,并在训练室天花 板加装钢板。
所述的燃烧装置2包括燃气源201、压力表202、气瓶手动阀203、减压装置204、三通 a 205a、燃烧盘a 206a、点火装置a 207a、网栅a 208a、鼓风机209;所述的燃气源201 为钢制气瓶,上安装压力表202并与气瓶手动阀203相连,气瓶手动阀203后连接减压装置 204,经减压装置204减压的气体经管路输送到三通a 205a与鼓风机209输送的空气混合后 流入燃烧盘a 206a,燃烧盘a 206a上安装点火装置a 207a、网栅a 208a。
所述的燃烧物主体结构1为由钢板制成1∶1的沙发模型,模型留有30cm×150cm的安装 口,燃烧装置2的燃烧盘安装于燃烧物主体结构1的安装口中。
所述的燃烧物主体结构1为安装于室外的模拟油罐;所述的燃烧装置2的燃烧盘垂直安装 在模拟油罐底部,并且在燃烧装置2下方还设置有烟雾发生器7,烟雾发生器7同样由控制监测 系统3的控制端控制。
所述的轰燃装置5安装于远离燃烧装置2上方的天花板上;所述的轰燃装置5包括三通 b 205b、燃烧盘b 206b、点火装置b 207b、网栅b 208b;由燃烧装置2的减压装置204减 压的气体以及燃烧装置2的鼓风机209输送的空气在三通b 205b混合后流入燃烧盘b 206b; 燃烧盘b 206b上安装点火装置b 207b、网栅b 208b。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模拟灾害环境为真实的火焰、烟雾,提高了演练的真实感。
(2)火焰的点燃与熄灭、燃烧强度,都可以控制,可以产生轰燃效果,增加了演练难 度,有助于提高演练人员处理事故、救援和保护自身安全的技能。
(3)燃料及烟雾发生材料采用环保材料,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害。
(4)训练可重复进行,前一组训练完成后无需清理即可开始下一组训练。
(5)先进的安全保障策略,可控性强,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燃烧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控制系统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实例二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实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抢险救援真火演练系统由燃烧物主体结构1、燃烧 装置2、控制监测系统3、风机4、轰燃装置5组成,燃烧物主体结构1、燃烧装置2、风 机4、轰燃装置5安装于训练室内,控制监测系统3安装于控制室内,控制室和训练室为相 邻的两个房间,房间高度4.5m,面积分别为10m×5m、10m×10m。训练室天花板6加装1cm 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虹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虹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49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个性化电子日历的应用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视
- 下一篇:一种图形挖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