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的前端及频谱感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64847.5 | 申请日: | 2010-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6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于沭阳;王江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B1/16 | 分类号: | H04B1/16;H04B1/707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0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认知 无线电 频谱 感知 前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的前端及频谱感知方法,属于认知无线电和软件无线电研究领域。
背景技术
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需求迅速增长,但是无线通信现有可用频谱却越来匮乏,频谱成为日益稀缺的珍贵资源。人们普遍认为我们快要用尽可使用的频谱资源了。但是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研究却显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大部分已授权的宝贵的频谱并没有被使用,而是处于空闲状态。一方面无线频谱资源日益紧张,另一方面已经授权给了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的频谱的利用率却很低。
认知无线电技术允许没有获得授权的用户(称为次用户)在不干扰授权用户的前提下利用授权用户的频谱空洞进行通信。为了不对授权用户造成干扰,要求次用户能够周期性地扫描频谱,检测可获得的频谱空洞,然后次用户可以使用这些频谱空洞进行通信。一旦在某个空闲频谱上感知到授权用户到来,次用户立刻放弃该段频谱,以避免对授权用户产生干扰。因此频谱感知是认知无线电最重要的功能模块之一。
认知无线电的特性之一是灵活性、可实时重构性,这恰好是软件无线电的优势所在,因此认知无线电可建立在软件无线电的平台上。当然,频谱感知作为认知无线电的核心模块也是承载在软件无线电这个平台上的。
软件无线电的一个目标是尽可能地把模数变换器向天线端推近,后面的数字信号处理全部用软件来实现,这样可以取得最大的设计灵活性,这当然是很难的。许多文献研究了通过带通采样技术来实现这一目标。带通采样可以不用模拟混频器,直接把连续时间射频信号转换为低中频的数字信号。然而,不幸的是,带通采样对上面所说的射频带通滤波器的要求非常苛刻。通常,认知无线电中待感知信道的带宽相对于其中心频率非常的窄,不仅如此,待感知信道还是动态变化的。例如认知无线电的频谱检测器要感知GSM 1800系统中某一个信道是否被授权用户占用,该系统一个信道的带宽只有200kHz,但是其动态变化的中心频率却高达1.8GHz左右。尽管我们在微机电系统技术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允许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动态调整参数,但是如此高选择性的通带可调的射频带通滤波器在目前仍然是无法实现的。带通滤波器通常是射频模块中最昂贵的器件,同时其灵活性也是最差的。换句话说,目前还无法在射频段用带通滤波器直接获取一个动态变化的窄带信号并且足够深地抑制带外干扰。
因此,由于频谱感知面对的复杂环境以及硬件技术的限制,基于带通采样式软件无线电接收机平台的频谱检测器虽然可以获得最大的灵活性,但是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的前端,该前端以灵活的软件无线电接收机结构作为频谱感知承载平台,能够满足频谱感知对灵活性和可实时重构性的要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这种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的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用于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的前端,由模拟前端和数字前端组成,所述模拟前端由顺次连接的天线、射频带通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和模数变换器四部分组成;所述数字前端由顺次连接的信道滤波器、数字本振、低通滤波器和采样率变换四部分组成;所述模数变换器和所述信道滤波器连接。模拟前端的工作是接收并放大射频信号(可包含一定的带外干扰),然后按照带通采样原理对射频信号直接采样,得到低中频的数字信号。数字前端的工作是对模拟前端送来的低中频信号进行数字信号处理,滤除带外干扰,变换到基带,并降低处理速率。
本发明所述的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的方法为:动态地调整射频带通滤波器的通带范围,使其包含但可以大于待感知的信道,然后直接将射频模拟信号通过采样变换到低中频,然后对采样后的数字信号进行恰当的处理。
所述频谱感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天线将特定频带的信号接收下来;
(2)调整射频带通滤波器的通带范围,使通带范围包含大于等于认知无线电待感知信道的频段;由于带通滤波器通带宽度可以比待感知信道带宽大,因此容易实现;
(3)低噪声放大器对通过带通滤波器的信号进行放大;
(4)按照带通采样的原理,计算出合适的采样率,对放大后的射频信号直接采样,保证采样后认知无线电待感知信道上的射频信号没有被带外干扰混叠;
(5)经过第四步以后的数字信号中,待感知信道上的信号分量没有被混叠,但是仍然有带外干扰,因此需要通过一个数字信道滤波器,滤除带外干扰;
(6)降低采样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48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