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4793.2 | 申请日: | 2010-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5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近藤淳;藤野友基;各务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02M51/06 | 分类号: | F02M51/06;F02M55/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珊;刘兴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置在内燃机中通过喷嘴孔来喷射燃烧所用的燃料的喷射器。
背景技术
为了精确地控制内燃机的输出力矩和喷射状态,精确地控制燃料喷射的状态是很重要的,比如喷射的起始时间和从喷射器喷射出去的燃料的喷射质量。因此,传统技术通常建议采用这样的技术,即通过检测随着喷射而变动的燃料压力来检测喷射的实际状态的技术。例如,通过检测喷射开始时燃料压力降低的起始时间来检测实际的喷射起始时间,通过检测喷射完成时燃料压力升高的终点时间来检测实际的喷射结束时间(如,与US2008/0228374A1相对应的JP-A-2008-144749;与US2009/0056676A1相对应的JP-A-2009-057926;与US2009/0063011A1相对应的JP-A-2009-057927)。
在检测这样的燃料压力波动时,由于喷射引起的燃料压力的波动在使用燃料压力传感器(共轨压力传感器)的共轨中被缓冲,所述压力传感器被直接布置在共轨中(压力积聚器)。因此,不能够检测到燃料压力的精确波动。为此,在JP-A-2008-144749、JP-A-2009-057926和JP-A-2009-057927中描述的发明旨在,于喷射引起的燃料压力波动被在共轨中缓冲之前,通过在喷射器中布置燃料压力传感器,检测燃料压力波动。
然而,尽管描述了喷射器中燃料压力传感器的部署,在上述JP-A-2008-144749、JP-A-2009-057926和JP-A-2009-057927发明的公开文本中都没有详细描述其布置位置的细节。因此,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研究了用于布置燃料压力传感器80X的喷射器的结构。
更具体地,所述喷射器的结构包括,主体40x和附连到主体40x的燃料压力传感器80x,主体40x在其缸体的外周面上具有高压燃料的供应口421ax。通过在主体40x内钻孔形成高压通道(第一通道421x和第二通道422x)和传感器通道46x,高压燃料从供应口421ax通过高压通道流向喷嘴孔(没有画出),传感器通道46x从第一通道421x分支,引导高压燃料到达燃料压力传感器80x。
第一通道421x从供应口421ax伸向主体40x的中心部分,第二通道422x从第一通道421x的下游端伸向喷嘴孔。所述传感器通道46x从第一通道421x的半路分支。
然而,通过使用上述结构,其中传感器通道46x从第一通道421x的半路部分分支,因为对第一通道421x和第二通道422x增加了传感器通道46x,这些通道的工作工时增加。此外,因为传感器通道46x从第一通道421x的半路分支,所以分支部分(由图6中的数字y1和y2指示的区域)由于高压燃料引起的应力集中而增大,由此,主体40x内部对高压燃料的抗压能力降低。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检查了从第一通道421x的下游端朝向第二通道422x的相对侧的传感器通道460x的分支(见图6中交替的长短划线)。检查的结果是,传感器通道460x与第二通道422x一起同时在主体40x内被钻出,从而避免了工作工时的增加。此外,消除了应力集中区域y2,并且提高了主体40x内的抗压能力。
然而,另一方面,当同时形成第二通道422x和传感器通道460x时,形成的长度(见图6中的L1)变得很大。因此,很难精确地连接传感器通道460x的上端部分和连通通道461x,所述连通通道461x连通燃料压力传感器80x的预定部分和传感器通道460x。因此,需要高精确度来形成第二通道422x和传感器通道46x。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致力于解决上述缺点。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燃料压力传感器的喷射器,该喷射器的结构能够避免增加工作工时,并能够在无需高制造精度的要求下限制主体内对高压燃料的抗压能力的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47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