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道底泥作载体的高强度干式再生用CO2吸附剂及其制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3325.3 | 申请日: | 201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4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刁永发;邰晓燕;赵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10 | 分类号: | B01J20/10;B01J20/30;B01D5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底泥作 载体 强度 再生 co sub 吸附剂 及其 制备 | ||
1.一种河道底泥作载体的高强度干式再生用CO2吸附剂,其组分包括:吸收剂、载体及粘结剂,其重量比为2~6∶4~8∶1~2,其中吸收剂为碳酸钠或碳酸钾,载体包括重量比4∶1的载体基料和载体辅料,载体基料为河道底泥,载体辅料为粘土及生活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粘结剂为硅酸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底泥作载体的高强度干式再生用CO2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收剂、载体及粘结剂的重量比为3∶6∶1或4∶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底泥作载体的高强度干式再生用CO2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河道底泥为苏州河河道底泥或其他河道底泥。
4.一种河道底泥作载体的高强度干式再生用CO2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上述河道底泥干燥除杂,用球磨机研磨筛分后得到粒径为50~100μm的颗粒料,作为载体基料,再将粘土及生活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1∶1重量比混合,干燥后研磨得到粒径为50~100μm的颗粒料作为载体辅料,基料与辅料按重量比4∶1混合后进入球磨机共磨成粒径为5~50μm的微分粒;
(2)将研磨后的微粉粒、吸收剂及粘结剂按重量比2~6∶4~8∶1~2加入水中,同时加入消泡剂与分散剂,混合成泥浆;
(3)通过喷雾干燥器将泥浆制成粒径为50~100μm的球粒,干燥后进行煅烧得成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道底泥作载体的高强度干式再生用CO2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用量为0.5wt%。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道底泥作载体的高强度干式再生用CO2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分散剂为阴离子型分散剂多羧酸碳酸钠,用量为5wt%。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道底泥作载体的高强度干式再生用CO2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煅烧工艺为煅烧成型温度1100-1250℃,烧结时间为0.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332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