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动态带宽管理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2651.2 | 申请日: | 201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0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C·科戴罗;S·B·特濑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特尔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朱海煜;徐予红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动态 带宽 管理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动态带宽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个域网(WPAN)是用于在靠近某个人的计算装置(例如,电话和个人数字助理)中进行通信的网络。这些装置可以或者可以不属于所讨论的这个人。WPAN的可及范围可以是几米。WPAN可用于在这些个人装置本身中进行人与人之间的通信,或者可用于经由上行链路连接到更高级网络和例如互联网。
IEEE 802.15.3任务组3c(TG3c)成立于2005年3月。TG3c正在为现有的802.15.3无线个域网(WPAN)标准(如IEEE 802.15.3-2003)开发基于毫米波(mmWave)的备选物理层(PHY)。这种mmWave WPAN可在包括由FCC 47CFR 15.255定义的57-64GHz免许可证频带的频带工作。毫米波WPAN可允许超过2千兆位/秒(Gbps)的非常高数据速率的应用,例如高速互联网接入、流式传输内容下载(例如,视频点播、高清晰电视(HDTV)、家庭影院等)、实时流式传输和用于替换电缆的无线数据总线。
然而,由于氧吸收和在通过障碍物时的高衰减,mmWave通信链路的鲁棒性显著低于低频(例如,2.4GHz和5GHz频带)的通信链路。此外,mmWave通信链路可利用定向天线和/或天线阵列来增加通信范围。定向天线的使用使得链路对移动非常敏感。例如,装置方位的略微改变或附近物体和/或人的移动都会扰乱链路。
预期mmWave频率的应用享有可变位速率(VBR)类型的业务,例如压缩的无线显示、某个外部输入/输出(I/O)和互联网类型的业务等。用于带宽管理的方法包括利用网络协调器或控制器(例如,微微网协调器(PNC)),它们会使装置和PNC的功耗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包括:
在毫米波无线信道上进行对等通信期间分配时隙;
缩短所分配的时隙,并在无微微网网络控制器介入的情况下释放缩短的时间用于通信;以及
利用所述缩短的时间的释放的时间来动态地分配竞争访问周期(contention access period CAP)。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通信处理器,用于分配时隙以便在无线信道上传送和接收信号,缩短所分配的时隙,在无微微网网络控制器介入的情况下释放缩短的时间用于通信,并通过利用释放的时间来动态地分配竞争访问周期(CAP)。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站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站包括:
通信处理器,用于分配时隙以便在无线信道上传送和接收信号,缩短所分配的时隙,在无微微网网络控制器介入的情况下释放缩短的时间用于通信,并通过利用释放的时间来动态地分配竞争访问周期(CAP)。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通信处理器,用于分配时隙以便在无线信道上传送和接收信号,缩短所分配的时隙,在无微微网网络控制器介入的情况下释放缩短的时间用于通信,并通过利用释放的时间来动态地分配竞争访问周期(CAP);以及
波束形成器,在操作上耦合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偶极天线以形成直接到接收装置的波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器,包括: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执行时导致:
在毫米波无线信道上进行对等通信期间分配时隙;
缩短所分配的时隙,并在无微微网网络控制器介入的情况下释放缩短的时间用于通信;以及
利用所述缩短的时间的释放的时间来动态地分配竞争访问周期(CAP)。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的结论部分中特别指出视为本发明的主题并明确要求其权利。但是,通过参照附图阅读以下详细描述,可最佳地理解本发明的组织和操作方法及其目的、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超帧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超帧的示意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带宽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将明白,为了简单且清楚的说明,图中示出的元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例如,为清楚起见,其中一些元件的尺寸可相对于其它元件有所夸大。此外,在认为合适时,附图中可重复使用附图标记来表示对应或类似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特尔公司,未经英特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26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