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叠加式多点油脂润滑泵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1986.2 | 申请日: | 201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2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叶成良;朱建敏;王振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流遍机械润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3/16 | 分类号: | F16N13/16;F16N13/22 |
代理公司: | 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 33205 | 代理人: | 陈乾康 |
地址: | 3251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加 多点 油脂 润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点油脂润滑泵,属于润滑技术领域中的功能基础件,适用于以压缩空气或压力油作为动力源的气动或者液动多点油脂润滑泵。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多点油脂润滑泵均是以电动机为动力源,通过机械传动驱动各点子泵工作;也有以压缩空气或压力油作为动力源的气动单点油脂润滑泵或液动单点油脂润滑泵。而在不少设备中,已配有液压或气动系统,当需要采用有多个独立出油口的油脂润滑泵,并要求利用现有动力系统时,则现有公知产品却无法满足要求。经对专利文献进行检索,在文献中登载多项涉及液压驱动的多点油脂泵的专利技术(专利号:ZL 00266391.0,ZL 95225288.0等)。该类专利技术中基本结构类同,都是通过大直径单作用盘形活塞同时驱动多个沿圆周分布的压油柱塞,但当各出油口实际工作压力不同或柱塞直径不同时,各压油柱塞驱动力不同,使之盘形活塞承受附加倾覆弯矩,受力状态恶化,导致活塞或导向体单侧偏磨,密封早期失效而影响可靠性;其次,该类结构中一个明显缺陷是机体外形偏大,加工装配工艺性差,尤其拆装维修极为困难,即使维修检查其中一组柱塞,也必须完全拆解液压缸部分,因此,实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压缩空气或压力油为动力驱动源的叠加式多点油脂润滑泵,以克服现有同类润滑泵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叠加式多点油脂润滑泵,包括储油筒,所述储油筒的底面安装由多个本体叠加组成的叠加式本体组件,每一个本体平行配置有若干列子泵,所述叠加式本体组件内设有若干公共吸油通道孔和二个连接动力源的公共动力源通道孔,所述公共吸油通道孔与储油筒内腔贯通,所述公共动力源通道孔与位于最下层本体上的外接动力源的螺孔连通,各本体上的公共吸油通道孔以及公共动力源通道孔之间的平面分别由O型密封圈密封,每一列子泵包括一组双作用活塞和由双作用活塞驱动并对称设置的两组油脂泵单元,双作用活塞的两侧运动止点处开有与叠加式本体组件内的两个公共动力源通道孔连通的通孔,双作用活塞上装有两件Yx型密封圈,每一组油脂泵单元包括泵体、排油阀以及压油柱塞,压油柱塞与双作用活塞之间采用浮动连接传递驱动力,泵体上设有与叠加式本体组件内的公共吸油通道连通的油脂吸入孔。
由作为动力源的压缩空气或压力油通过本体上的通道孔,驱动各双作用活塞作往复运动,使二侧与之连接的油脂泵单元的压油柱塞交替完成吸油和排油过程,通过增压,从各自出油口独立排出高压油脂,以完成向润滑点供送油脂。
本发明结构简单,工艺性强,拆装方便,运行安全可靠,而且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A局部剖视图。
图中:1.储油筒,2.油脂泵单元,3.叠加式本体组件,3.1.上本体,3.2.中本体,3.3.下本体,4.油脂吸入孔,5.O型密封圈,6.O型密封圈,7.螺栓,8.过渡接头,9.安全阀,10.泵体,11.排油阀,12.O型密封圈,13.O型密封圈,14.压油柱塞,15.Yx型密封圈,16.双作用活塞,17.螺孔,18.出油口,19.公共吸油通道孔,20.公共动力源通道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实施例,包括储油筒1,所述储油筒1的底面通过螺栓7安装由三个本体3.1、3.2、3.3组成的叠加式本体组件3,每一个本体3.1、3.2、3.3各平行配置有若干列子泵,叠加式本体组件3内设有若干公共吸油通道孔19和二个连接动力源的公共动力源通道孔20。所述公共吸油通道孔19与储油筒1内腔贯通,所述公共动力源通道孔20与位于最下层本体3.3上的外接动力源的螺孔17连通,各本体3.1、3.2、3.3上的公共吸油通道孔19以及公共动力源通道孔20之间的平面分别由O型密封圈5、6密封。本体的数量及其组合以及公共吸油通道孔和公共动力源通道孔的设置视具体油脂润滑泵要求设定,可以由一个上本体3.1、若干个中本体3.2和一个下本体3.3或者一个上本体3.1和一个下本体3.3叠加后用螺栓7固定在储油筒1的底板下面,本实施例仅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上中下三个本体3.1、3.2、3.3中安装尺寸均相同,压油柱塞14与双作用活塞16的接口尺寸也完全相同,动力源可以是压缩空气,也可以是压力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流遍机械润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流遍机械润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19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