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t检测模型的网络坐标系统输入时延预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1784.8 | 申请日: | 2010-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4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阳小龙;周亮;王万新;隆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H04L12/24;H04L12/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检测 模型 网络 坐标 系统 输入 预处理 方法 | ||
1.基于t检测模型的网络坐标系统输入时延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网络节点记录其与部分邻居节点间最近H个直接测量时延值,在t检验模型下,依据该时延队列的时延观察值,估计出本节点间的下一时刻时延观察值的置信区间,以检测并抑制异常的时延观察值,得到其平滑输出时延结果,具体步骤如下:
①变量定义:
a、Sample是节点A、B间有限次直接测量的时延值,A和B是网络坐标系统中的两个节点,其中A是本地节点,进行网络坐标的更新过程,B是A的参考邻居节点,该时延队列中包含节点AB间全部可能的时延值,称为总体,这是进行测度距离空间嵌入所需的时延集合,以一维数值的形式,作为要进行平滑处理的输入时延数据;
b、SA={Sa1,Sa2,...SaH}是来自总体Sample的简单随机样本,由节点AB间最近H次直接测量时延的个体Sa1,Sa2,...SaH组成,其个体Sa1,Sa2,...SaH是来自总体Sample中时延信息的观察结果,样本容量即历史记录时延窗口大小为H,H≥3,并且,样本SA要随着总体Sample中最新取得的所直接测量的时延个体的到来而更新;
c、AVER是总体Sample中简单随机样本SA({Sa1,Sa2,...SaH})的样本均值,以该样本均值作为总体均值的最大似然估计;
d、MAXV是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上界,以简单随机样本SA({Sa1,Sa2,...SaH})的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作为其自变量:
e、是简单随机样本SA的样本均值,S是简单随机样本SA的样本标准差,N是SA的样本容量,用到的是t检验法,1-α称为置信水平;
f、RTTID是输出结果,以该时延值作为网络距离半测度空间嵌入的输入,用于建立网络坐标系统;
②处理过程:
a、对于最新直接测量的时延个体,根据其格式字段中的“邻居节点ID值”判断出该时延个体所属于的总体Sample,提取出该时延个体格式字段中的“节点间原始时延值”作为本次待平滑处理的时延值;
b、根据该节点间历史窗口内的简单随机样本SA({Sa1,Sa2,...SaH})信息,计算出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S,从而进一步计算出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上界MAXV,其中和AVER同为简单随机样本SA的样本均值,用于计算MAXV,而AVER作为总体均值的最大似然估计;
c、如果新到个体格式字段中“节点间原始时延值”大于MAXV,认为此次时延观察值存在异常,令平滑处理输出结果RTTID等于总体均值的最大似然估计值AVER;否则,令RTTID等于该新时延个体格式字段中的“节点间原始时延值”;
d、用该时延个体格式字段中的“节点间原始时延值”,更新样本SA的历史窗口内时延个体信息,保证样本容量保持为H;
e、用平滑处理输出结果RTTID,作为网络距离半测度空间的输入时延值,在网络坐标系统核心算法下,更新该节点的坐标值;
f、等待新的个体时延观察值,如果有新的个体时延观察值到来,跳到步骤a;否则,继续等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178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