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巨磁电阻测速传感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61711.9 | 申请日: | 2010-05-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8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利波;杨芝茵;库万军;肖又专;徐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普利聚芯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P3/54 | 分类号: | G01P3/5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电 测速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速传感器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巨磁电阻测速传感器。
背景技术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需要即时的了解车辆行驶的速度以便做出相应的反应,另外,一些驾驶辅助设备也需要即时得到车辆行驶的速度以便调整车况。
传统测速产品主要包括霍尔效应传感器和电磁感应式传感器,其中电磁感应式传感器的主要缺陷是受限于齿轮转动频率,频率低时几乎无法感应到信号;霍尔效应传感器的主要缺陷则是灵敏度低,感应距离较近,由于传感器内部有偏置磁钢,传感器头部会吸附细小铁屑,若感应距离过近则会碰触齿轮造成故障。
1988年,法国巴黎大学Fert研究小组在纳米结构的磁性多层膜中,发现膜电阻随外加磁场发生巨大变化的现象,较传统的磁各向异性磁电阻(AMR)大一个数量级以上,称之为巨磁电阻(GMR)效应。
利用巨磁电阻效应作为车辆测速传感器具有传统传感器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然而目前市场上还未出现一种成熟的产品,实有必要对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
基于此,本发明人基于多年来的研究终于得出了一种利用巨磁电阻效应的车辆测速传感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巨磁电阻测速传感器,该传感器能即时测量车辆行驶的速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巨磁电阻测速传感器,包括一中空外壳,所述中空外壳内设有一信号处理电路板以及一与其一端电性连接的敏感元件,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板和所述敏感元件之间设置有高温磁铁,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板另一端连接一电缆,所述电缆还连接一插接端子。
更进一步,所述中空外壳内部灌封环氧树脂胶。
更进一步,所述中空外壳靠近敏感元件一端设有保护铜盖,另一端设有后保护盖。
更进一步,所述敏感元件为巨磁电阻芯片。
更进一步,所述中空外壳的材料为导磁钢铁材料。
本发明的巨磁电阻测速传感器由于采用灵敏度高的巨磁电阻芯片,感应距离为一般霍尔传感器的1.5-2倍,且安装距离固定时输出信号不受齿轮转动频率的影响,0-15KHz都可检测到信号,其工作温度范围为-40-150℃,热稳定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巨磁电阻测速传感器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巨磁电阻测速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介绍。
如图1所示,一种巨磁电阻测速传感器a,包括一中空外壳1,所述中空外壳1内设有一信号处理电路板2以及一与其一端电性连接的敏感元件3,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板2和所述敏感元件3之间设置有高温磁铁4,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板2另一端连接一电缆5,所述电缆5还连接一插接端子6k,中空外壳1内部灌封环氧树脂胶7,中空外壳1靠近敏感元件3一端设有保护铜盖8,另一端设有后保护盖9,所述敏感元件3为巨磁电阻芯片,所述中空外壳1的材料为导磁钢铁材料。
如图2所示,本发明巨磁电阻测速传感器a的工作原理为利用巨磁电阻元件,检测因齿轮b转动而引起的磁铁磁场的变化、将该变化的磁场信号转化为微弱的电压变化信号,经过信号处理电路板2进行信号处理后输出给汽车仪表。由于齿轮的齿与槽经过传感器时引起的磁场变化不同,因此传感器能准确检测出齿轮的齿数或槽数,从而实现速度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普利聚芯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普利聚芯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17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