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析锰铁中微量磷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1531.0 | 申请日: | 2010-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9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丰;张向东;王占祥;王素环;崔宏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 13106 | 代理人: | 于文顺 |
地址: | 0642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析 锰铁 微量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锰铁中微量磷的方法,特别是快速测定炼钢原材料锰铁中磷量的方法,属于化学分析试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锰铁是炼钢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包括碳素锰铁、中碳锰铁、低碳锰铁、高炉锰铁,磷作为钢中有害元素,我们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分析磷的作用,它的固溶强化、及磷对钢的塑性、韧性都有一定影响,这样磷的分析准确度和分析速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锰铁中磷含量的测定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例如:碱量滴定法和几种比色法,操作繁琐,分析速度慢,消耗试剂多,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精密度差,难以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析锰铁中微量磷的方法,分析准确度高,分析速度快,溶样简单,耗时短,试剂用量少,对环境污染小,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析锰铁中微量磷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使用与分析样品基体相接近的标准样品作工作曲线,在样品溶解完成以后,直接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进行分析。
溶解锰铁试样中,在保证试样充分溶解的前提下,尽量少地引入酸的种类和控制尽量低的酸度,最大限度地克服雾化去溶干扰。
锰铁样品溶解采用盐酸、硝酸和高氯酸来进行溶解,所说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是公知的方法。
更具体的步骤:使用与分析样品基体相接近的标准样品作工作曲线,并控制相一致的分析条件,克服了物理干扰和基体效应的影响,在仪器最佳条件下得到相对标准偏差(RSD,n=12)为0.49%,加标回收率为102.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分析谱线的选择是:先选择三条灵敏线,通过观察谱图选择其中灵敏度高,物理干扰较小,背景强度较低的一条作为分析谱线。
实施本发明较佳的工艺条件:
采用ICP-7510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日本岛津产品),高频功率:1.2 kW;观测高度:Hi;观测方向:径向;冷却气流量:14.0 L/min;等离子气流量:1.20 L/min;载气流量:0.70 L/min;积分时间:3s;氩气:氩体积分数>99.99%;;分析线:178.287 nm;扫描模式:顺序扫描。
主要试剂采用盐酸(1.18 g/mL),硝酸(1.42 g/mL)高氯酸(1.67g/mL),
水为二次去离子水,试剂均为优级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有效解决了操作繁琐,分析速度慢的问题,同时减少了试剂用量,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由于使用了高精度的分析仪器,提高了分析的准确度。使用与分析样品基体相接近的标准样品制作工作曲线,有效消除了基体效应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误差和精密度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
使用本发明分析标准物质与认定值一致,可用于高、中、低碳锰铁微量磷的测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在实施例中,一种分析锰铁中微量磷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使用与分析样品基体相接近的标准样品作工作曲线,在样品溶解完成以后,直接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进行分析。锰铁样品溶解采用盐酸、硝酸和高氯酸来进行溶解,然后直接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进行分析。
本实施例具体操作工序:
⑴工作曲线的绘制
称取0.5g(精确至0.000 1 g)磷含量具有一定梯度的锰铁标准样品(如表1),于250mL烧杯中盖上表面皿,加20mL硝酸,5mL盐酸于可控温电热板上,低温加热溶解,加入10mL高氯酸继续加热至冒高氯酸白烟,并回流15min,加热除尽硝酸,冷却,加30mL温水使盐类溶解。冷却至室温,移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过滤,备用。以同样的方法同时做空白溶液,备用。
各标准试样见表1:
表1 标准样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15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