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高烧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1492.4 | 申请日: | 201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9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范平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平安 |
主分类号: | A61K36/808 | 分类号: | A61K36/808;A61P29/00;A61P1/16;A61K33/06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贾俊峰 |
地址: | 046000 山西省长治***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高烧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高烧的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药制备的治疗肝硬化的药物。
背景技术
发热而且高烧是家庭和医生常见的一种疾病,多为外感风寒,或是不明原因,目前用于退烧的西药种类较多,比如口服西药退热剂、扑热息痛、退热栓外用、激素,由于高烧的各种内在原因而常常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时好时坏,或反复发作,西药且有副作用,而根据中医理论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辩证治疗,则可有独特的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成本低、无明显毒副作用的治疗高烧的药物。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获得的:
当 归8-12 川 芎10-14 生 地8-12
白 芍8-12 黄 芩8-12 玄 参10-14
石 膏2-4 丹 皮8-12 板蓝根10-14
青 蒿8-12 柴 胡10-14 甘 草8-12
金银花16-24。
本发明的药物中各组份的优化配比是:
当 归10 川 芎12 生 地10
白 芍10 黄 芩10 玄 参12
石 膏3 丹 皮10 板蓝根12
青 蒿10 柴 胡12 甘 草10
金银花20。
上述各组分的药物可以制成临床应用的多种药剂。
本发明各药物的药理是:
当归:甘、辛、温,入肝、心、脾经,活血、祛风、降热。
川芎:辛、温,入肝、胆经,活血、祛风、降热。
生地:甘、苦、寒,入心、肝、肾经,清热凉血。
白芍:苦、酸、微寒,入肝、胆经。疏风清热。
黄芩:苦、寒,入肺、胃、胆、大肠经,清热、泻火、解毒。
玄参:苦、甘、咸、寒,入肺、胃、肾经,清热凉血降火。
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丹皮:辛、苦、微寒,入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板蓝根:苦、咸、大寒,入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
青蒿:苦、辛、寒,入肝、胆经,退虚热,凉血,清暑热。
柴胡:苦、辛、微寒,入肝、胆、心包、三焦经,和解暑热。
甘草:甘、平,入心、肺、肾经。和解诸药,缓急。
金银花:甘、寒,入心、肺、胃经。清热解毒,宣散风热。
有益效果
在治疗上采用中医的寒热虚实,内外表里之辩,标本兼治,去风热,除风寒,表里兼顾,清热退烧、凉血之效。见效快、不复发。
应用本发明药物临床治疗高烧患者72例,治愈51例,治愈率70.8%明显好转6例,总有效率79.1%,效果明显,效果确切,临床试验结果证明,并且无毒副作用,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下述重量准备原材料:
取当归1kg、川芎1.2kg、生地1kg、白芍1kg、黄芩1kg、玄参1.2kg、石膏3kg、丹皮1kg、板蓝根1.2kg、青蒿1kg、柴胡1.2kg、甘草1kg、金银花2kg。
将上述质量配比的各组份混合,加2-4倍药量的水,用水煎煮20-40分钟后提取滤液。用此方法水煎3次,取三次滤液混合,灭菌消毒,分装制成口服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平安,未经范平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14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