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T4噬菌体为模板制备铁纳米磁性粒子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61190.7 申请日: 2010-04-28
公开(公告)号: CN101817091A 公开(公告)日: 2010-09-01
发明(设计)人: 高发明;侯莉;孙红敬 申请(专利权)人: 燕山大学
主分类号: B22F9/24 分类号: B22F9/24;H01F1/047;C12N7/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066004 河北***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t4 噬菌体 模板 制备 纳米 磁性 粒子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磁记录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T4噬菌体为模板制备小粒径且同时具有铁磁性的铁纳米粒子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过渡金属铁(Fe)纳米粒子具有尺寸小、单磁畴结构、矫顽力高等特性,用它制作的磁记录材料具有稳定性好、图象清晰、信噪比高、失真度小等优点,正是由于这些,使得纳米磁性材料在高密度磁记录材料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记录的信息量也不断增加,因此,对磁记录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记录材料高性能化,特别是记录高密度化。而作为磁记录单位的纳米磁性粒子,它的大小必须满足以下要求:①颗粒的长度应远小于记录波长;②粒子的宽度(如可能,长度也包括在内)应远小于记录深度;③一个单位的记录体积中,应尽可能有更多的磁性粒子。综上,作为磁记录材料的纳米粒子,要满足尺寸尽量小但仍保持铁磁性的要求。因此,探究一种能够制备出小尺寸且具有铁磁性的Fe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便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也成为信息行业竞争的焦点。近年来,人们利用不同的方法制备了Fe纳米磁性粒子,最常用的是用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热解法。该方法选用有机金属化合物作为前驱物,在高温下(通常在180~300℃范围内)热降解得到金属纳米颗粒。例如,Sheng Peng等发表在《JACS》(JACS,2006,128,10676~10677)和Dorothy Farrell等发表在《物理化学》(J.Phys.Chem.B,2005,109,13409~13419)的文章中都报道了用铁的有机化合物Fe(CO)5为前驱体,热降解制备了Fe纳米粒子,产品的粒径较小,粒子间距控制的也较好。但该方法所用原料大多为有毒害的有机溶剂,且合成条件需要高温环境,因此是一种环境不友好的合成路线。人们还采用铁的油酸盐作前驱体经热降解得到Fe纳米粒子,但制备的粒子形貌不规则,粒径相对较大,不具有铁磁性的特性,这就限制了Fe纳米粒子在磁记录材料领域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常规制备方法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以T4噬菌体为模板制备Fe纳米磁性粒子的方法。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产率高,制备出的Fe纳米粒子具有粒径小、在T4噬菌体表面排布规则、分散度高等优点,同时制备出的Fe纳米粒子具有磁化过程不可逆、有磁滞现象、矫顽力高等铁磁性的特点,因此,所得产品满足高密度磁记录材料的要求。而且该方法直接采用自然界存在的生物纳米结构为模板,原料来源广泛,培育简单,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所用原料也无毒害,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高度对称的纳米级生物体为模板,利用其自身的结构特征,以及其表面蛋白质高度的分子识别能力,根据过渡金属正离子与氨基酸羧基负离子具有分子间作用力的原理,在其表面控制生长纳米粒子,由于生物体的空间限域作用及其结构特征,可以有效的对纳米粒子的合成进行精确调控,从而得到预期尺寸大小,单分散的Fe纳米磁性粒子。

为了获得粒径较小且具有铁磁性的Fe纳米粒子,本发明采用天然型的T4噬菌体为模板,在其表面控制合成Fe纳米粒子。T4噬菌体是一种浸染大肠杆菌的烈性噬菌体,以大肠杆菌为宿主细胞,十分便于培养。而大肠杆菌是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一般不致病,故采用T4噬菌体为模板,具有材料来源广泛,可重复性高等优点。本发明所用T4噬菌体呈二十面体对称结构,衣壳长约60nm,横径约50nm,由于在其表面含有多种氨基酸,为在其表面控制合成Fe纳米粒子提供了许多结合位点,且特定结合位点呈规则的重复性分布,故制备的纳米粒子具有很好的分散性。又因为其表面突起的蛋白质的空间限域作用,控制了合成的纳米粒子的大小,使制备的纳米粒子大小均匀且粒径很小。可见由于T4噬菌体其自身的结构特征,使其成为制备Fe纳米磁性粒子的良好模板。

本发明首先利用大肠杆菌培育T4噬菌体,经过多次离心,将纯净T4噬菌体富集起来,后与Fe的氯化物溶液共孵化,使得铁的正离子吸附到T4衣壳表面蛋白质氨基酸羧基负离子的活性位点上,然后通过离心,还原处理,在T4噬菌体衣壳表面就形成了排布规则、粒径较小、具有铁磁性的Fe纳米粒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1)T4噬菌体的扩增培养与提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11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