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套管式分离筛选精子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0927.3 | 申请日: | 201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5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邱毅;王磊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毅 |
主分类号: | C12M1/24 | 分类号: | C12M1/24;A61B17/43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陈月华 |
地址: | 2500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分离 筛选 精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套管式分离筛选精子管。
背景技术
目前,医学领域常采用上游法筛选活力高的精子,用于人工受孕,以解决某些患者不孕不育的问题,但是,上游法筛选精子的器具存在以下不足:上游法筛选精子的器具是华氏管,当从华氏管内提取含有高活力精子的营养液时,由于华氏管是单管结构,因此,不可避免地将原精液也吸取上来,使原精液里的精浆、活力弱的精子或死精混入营养液中,降低了高活力精子的浓度,影响筛选精子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内套管式分离筛选精子管,它可有效地防止在提取含有高活力营养液时,将原精液一同吸取,可提高精子筛选的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内套管式分离筛选精子管,包括外管,外管底部安装内管,内管上端在外管内,下端凸出外管底部的下表面;外管上设置出液管,出液管上安装旋开阀。
为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旋开阀上安装连接管,连接管上安装取精管。外管顶部安装管盖。管盖的顶部开设圆形凹槽,管盖的底部开设三角形凹槽,三角形凹槽与圆形凹槽相通,圆形凹槽内有旋钮转盘,旋钮转盘上部设有旋钮柄,旋钮转盘下部设有三角定位器,三角定位器与三角形凹槽间隙配合,旋钮转盘上安装进液管,进液管的下部位于外管内。进液管的外周安装环形的第一磁石和密封圈,第一磁石和密封圈位于外管内,进液管下端管壁上设有排液口;外管底部安装排液管,排液管的上端与进液管相连,排液管的下端伸出外管外;排液管的顶部安装环形的第二磁石。排液管的内壁上设置第一凸台,排液管内安装密封片和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下端与第一凸台接触,第一弹簧的上端安装密封片,密封片与第二磁石接触。外管底部安装底座。旋开阀由旋开阀阀体、手轮、阀轴、圆盘和橡胶圈连接构成,旋开阀阀体上安装阀轴,阀轴的一端安装手轮,阀轴的另一端安装圆盘,圆盘位于旋开阀阀体内,圆盘外周橡胶圈。取精管顶部安装橡胶塞,取精管的侧壁上设置排气管,排气管上安装气阀。气阀由气阀阀体、阀芯和推柄连接构成,气阀阀体侧壁上开设排气口,气阀阀体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凸台和导向块,气阀阀体内安装第二弹簧和阀芯,阀芯的一端穿出气阀阀体外安装推柄,阀芯内设有通气孔,阀芯的侧壁上开设导向槽,导向槽与导向块配合。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它有外管和内管,内管中放置精液,外管中加注营养液,由外管提取含有高活力精子的营养液时,可使内管内原精液液面不受干扰,防止在提取含有高活力精子的营养液时,原精液成分部分被吸入到上游液里,提高了筛选精子的质量。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内套管式分离筛选精子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Ⅰ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I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B向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的II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旋钮柄 2旋钮转盘 3管盖 4三角定位器 5外管 6底座 7进液管 8内管 9出液管 10旋开阀 11连接管 12取精管 13排气管 14气阀 15橡胶塞 16出液口 17密封片 18第一弹簧 19第一凸台 20排液管 21第一磁石 22密封圈 23第二磁石 24阀轴 25通气孔 26圆盘 27橡胶圈 28手轮 29环形凸台 30第二弹簧 31排气口 32导向块 33推柄 34阀芯 35圆形凹槽 36旋开阀阀体 37气阀阀体 38三角形凹槽 39导向槽 40环形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内套管式分离筛选精子管,如图1所示,包括外管5,外管5底部安装内管8,内管8上端在外管5内,下端凸出外管5底部的下表面,外管5和内管8之间构成环形腔40;外管5上设置出液管9,出液管9与环形腔40相通,出液管9上安装旋开阀10。内管8用于放置精液,外管5用于加注精子营养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毅,未经邱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09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压零排放的节能型气体脱水装置
- 下一篇:粗苯蒸汽冷凝冷却工艺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