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酸酯偶联剂的使用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60771.9 | 申请日: | 201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4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郭春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春和 |
| 主分类号: | C09D7/12 | 分类号: | C09D7/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徐激波 |
| 地址: | 22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酸酯偶联剂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料助剂的使用方法,具体说是一种钛酸酯偶联剂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涂料是一种材料,这种材料可以用不同的施工工艺涂覆在物件表面,形成粘附牢固、具有一定强度、连续的固态薄膜;它的作用是保护、装饰和掩饰产品的缺陷,提升产品的价值。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上层涂料中的溶剂把底层漆膜软化、溶胀,导致底层漆膜的附着力变差,而引发起皮、揭底现象,如果将颜填料直接加入到涂料中会导致混合不均匀,涂到墙面上会导致颜色不均一。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提高颜填料在有机基料中的分散性、防沉性的钛酸酯偶联剂的使用方法。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钛酸酯偶联剂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颜填料预处理:将钛酸酯偶联剂溶解在稀释剂中,然后加入颜填料后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1000r/min,搅拌的同时加热升温至90~100℃,搅拌0.5h,即达到每个颜填料颗粒上都包覆有一层偶联剂,其中钛酸酯偶联剂与稀释剂的体积比为2∶1;
2)将步骤1)中包覆有偶联剂的颜填料加入溶剂型涂料中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所述钛酸酯偶联剂的用量为溶剂型涂料重量的0.5~0.8%。
所述稀释剂为二辛脂和汽油。
本发明中钛酸酯偶联剂为低粘度透明液体,它的密度为0.990g/cm3,分解温度为260℃,闪点为130℃,PH值为6,易溶于甲苯、二甲苯、二辛脂和汽油中。
钛酸酯偶联剂的用量是使偶联剂中全部亲水反映基团与颜填料所提供的羟基质子发生反应,没必要过量,但实际上要根据颜填料粒度和表面官能团的情况等来决定最合适的用量。可以用粘度测定法来求得粘度和偶联剂用量的关系。粘度下降最大点就是最合适的钛酸酯用量。颜填料的粒度越细,表面积越大,偶联剂的用量就越多。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1)良好的分散润湿功能,能明显提高大部分无机与有机颜填料在有机料中的分散性,对炭黑、酞菁蓝、铁红、中铬黄等分散也特别有效;2)防尘性能好,提高贮存稳定性;3)能缩短研磨道数和时间,同样研磨时间可使粒子研磨得更细;4)提高漆膜对金属、玻璃及无机材料等各种基材的附着力,改善耐摩擦性,提高耐冲击性,增加柔韧性;5)能明显增加涂料的着色强度和反射能力,提高漆膜光泽,增加遮盖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钛酸酯偶联剂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颜填料预处理:将钛酸酯偶联剂溶解在稀释剂中,然后加入颜填料后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1000r/min,搅拌的同时加热升温至90~100℃,搅拌0.5h,即达到每个颜填料颗粒上都包覆有一层偶联剂,其中钛酸酯偶联剂与稀释剂的体积比为2∶1;稀释剂为二辛脂;钛酸酯偶联剂的用量为溶剂型涂料重量的0.5%;
2)将上述包覆有偶联剂的颜填料加入溶剂型涂料中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钛酸酯偶联剂为低粘度透明液体,它的密度为0.990g/cm3,分解温度为260℃,闪点为130℃,PH值为6,易溶于甲苯、二甲苯、二辛脂和汽油中。
实施例2:一种钛酸酯偶联剂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颜填料预处理:将钛酸酯偶联剂溶解在稀释剂中,然后加入颜填料后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1000r/min,搅拌的同时加热升温至90~100℃,搅拌0.5h,即达到每个颜填料颗粒上都包覆有一层偶联剂,其中钛酸酯偶联剂与稀释剂的体积比为2∶1;稀释剂为汽油;钛酸酯偶联剂的用量为溶剂型涂料重量的0.8%;
2)将上述包覆有偶联剂的颜填料加入溶剂型涂料中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钛酸酯偶联剂的用量为溶剂型涂料重量的0.7%。
本发明还适用于水性涂料。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春和,未经郭春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07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酸性水罐尾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反应挤出生产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