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苯系化合物兼性厌氧降解菌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0284.2 | 申请日: | 201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1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伟;吕敦玉;余楚;周爱国;蔡鹤生;李萍;童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28;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合物 兼性厌氧 降解 应用 | ||
1.苯系化合物兼性厌氧降解菌的应用,其特征是:苯系化合物兼性厌氧降解菌应用于降解地下水中苯系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系化合物兼性厌氧降解菌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的应用于降解地下水中苯系化合物的具体步骤如下:
a)用接种环挑取斜面冷藏保存的施氏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chleiferi)HBSD-C菌苔,接种于含苯、甲苯、二甲苯和均三甲苯各10μL,无机盐分离培养基10mL的已灭菌30mL试管中,于15℃~40℃条件下恒温振荡活化培养36h后,得到活化的菌悬液;
b)按受苯系化合物污染地下水∶活化的菌悬液的配比=50mL∶50μL,选取受苯系化合物污染地下水和活化的菌悬液;将受苯系化合物污染地下水与活化的菌悬液混合;
c)然后于15℃~40℃培养,培养72h后,得到降解后的地下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苯系化合物兼性厌氧降解菌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的苯系化合物包括苯、甲苯、二甲苯、均三甲苯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二种以上的混合,任意二种以上混合时为任意配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028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