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酵制备2-KGA的营养强化培养基及其制备2-KGA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0178.4 | 申请日: | 201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5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仪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仪宏 |
主分类号: | C12P39/00 | 分类号: | C12P39/00;C12P7/60;C12R1/01;C12R1/02;C12R1/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18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 制备 kga 营养 强化 培养基 及其 方法 | ||
所属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酵工程与生物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培养基,尤其是一种发酵制备2-KGA的营养强化培养基,同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应用该强化培养基制备2-KGA的方法。
背景技术
2-酮基-L-古龙酸(2-keto-L-gulonic acid,简称2-KGA)是制备维生素C(L-抗坏血酸)的重要前体。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二步发酵法”工艺。该工艺需要经过两步发酵过程:第一步发酵,以D-山梨醇为底物,经醋酸菌Acetobacter sp.发酵,获得L-山梨糖,第二步发酵,以L-山梨糖为底物,经生酮基古龙酸菌Ketogulonigenium vulgare(俗称小菌)和芽孢杆菌Bacillussp(俗称大菌)两种微生物的混合发酵,获得2-KGA。第一步发酵与第二步发酵联合起来形成了由山梨醇到2-KGA的“二步发酵法”工艺。
“二步发酵法”工艺的主要特点是在“第二步发酵”过程中,由于芽孢杆菌Bacillus sp(俗称大菌)的伴生,普通生酮基古龙酸菌Ketogulonigeniumvulgare(俗称小菌)的生长和2-KGA的产率得到很大提高。混合菌中的大菌没有任何产生2-KGA的能力,其主要作用是辅助小菌生长,小菌是2-KGA的产生菌,大菌对小菌生长和产酸的作用机理仍然没有搞清楚。
本发明通过建立高通量的发酵评价技术平台,对可能辅助小菌生长和产酸的营养物质进行了大规模筛选,首先发现了谷胱甘肽对于小菌产酸的活性,并将这一发现共享给天津大学,天津大学做了后续研究,发现了含巯基化合物对小菌的生长刺激作用,并申请了专利(200910069697.7)。随后发现,原儿茶酸(3,4-二羟基苯甲酸)具有刺激小菌生长产酸的活性.进一步又发现琥珀酸、L-苹果酸、延胡索酸、草酰乙酸,具有明显促进小菌生长和产酸的功能,其促进作用达到或超越了芽孢杆菌的伴生效果。总结这些化合物的特征,与三羧酸循环关系密切四碳二羧酸效果较好,但是,除了这些四碳二羧酸之外,含有一些有机物,例如原儿茶酸,丁二醇,也具有促进小菌生长和产酸的活性。
(1)琥珀酸,又称1,4-丁二酸,分子式C4H6O4,分子量118,白色结晶或结晶粉末,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备琥珀酸酐、醇酸树脂、油漆、染料、食品调味剂等,医药工业中可用它生产磺胺药、维生素A、维生素B等抗痉挛剂、松痰剂、利尿剂和止血药物,还可用于生产润滑剂和表面活性剂的原料。在生物体内,琥珀酸是三羧酸循环的重要中间产物,经由α-酮戊二酸脱羧、或者异柠檬酸裂解而来,琥珀酸脱氢可形成延胡索酸。
(2)延胡索酸,又称反丁烯二酸、富马酸,分子式C4H6O4,分子量116,无色晶体,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粘合剂、增塑剂等,是精细化学品的中间体,在医药工业中用于解毒药二巯基丁二酸、反丁烯二酸铁的生产,也可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在生物体内,延胡索酸是三羧酸循环的重要中间产物,它来自琥珀酸的脱氢,经过水合后产生L-苹果酸。
(3)苹果酸,又称2-羟基丁二酸,分子式C4H6O5,分子量134,由于分子中有一个不对称碳原子,有两种立体异构体。自然界中以D-苹果酸、L-苹果酸和DL-苹果酸三种形式存在。最常见的是L-苹果酸,存在于不成熟的的山楂、苹果和葡萄果实的浆汁中,易被人体吸收。L-苹果酸可用于食品添加剂、化妆品、保健品、饲料添加剂等,也可用于治疗肝病、贫血等多种疾病。在生物体内,L-苹果酸是三羧酸循环的重要中间产物,由延胡索酸水合后产生,经脱氢后形成草酰乙酸。
(4)草酰乙酸,又称2-氧代丁二酸,2-羰基丁二酸,分子式C4H4O5,分子量132,是三羧酸循环的一个中间产物。可以在苹果酸脱氢酶的催化下由苹果酸生成,或在丙酮酸羧化酶的作用下,由丙酮酸与CO2生成,另外,也在转氨酶(EC2.6.1.1)的作用下由天冬氨酸生成,目前主要用于化学试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仪宏,未经仪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01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