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整体俯仰堆料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60175.0 | 申请日: | 2010-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3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同辉;纪斌;刘森;王运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华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65/16 | 分类号: | B65G65/16;B65G65/28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 地址: | 11601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俯仰 堆料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料装卸设备,特别是一种整体俯仰堆料机。
背景技术
堆料机是一种用于散料料场进行物料堆放的大型设备,如中国专利CN97190184.8公开了一种无门架走行可移料场式堆料机,中国专利CN200620107769.4公开了2000年以来华锐公司生产的普通堆料机。目前,普通整体俯仰堆料机由回转平台、俯仰驱动装置、配重臂、配重、支架、物料转载装置、支撑平台、皮带机、回转装置和悬臂梁组成,如图2所示。但这种整体俯仰堆料机存在以下问题:
1、俯仰部分采用的是梁高很高的配重臂和梁高很高的变截面悬臂梁,梁的结构重,刚性不足;梁的重量增加导致支承俯仰机构的回转平台、回转装置和固定立柱的重量增加,使堆料机整机结构偏重。
2、俯仰油缸采用的是前置式油缸,由于油缸空载受拉,该结构必须采用双油缸,以防止油缸活塞密封环损伤时悬臂自动抬起。而双油缸成本高、维修环节多、液压系统管路复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设计一种可以减轻设备自重、降低设备成本、提高设备性价比的整体俯仰堆料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整体俯仰堆料机,包括回转平台、俯仰驱动装置、配重臂、配重、支架、物料转载装置、支撑平台、皮带机、回转装置和悬臂梁,还包括后拉杆、撑杆和前拉杆,所述的悬臂梁的根部通过销轴铰接于配重臂的前端、其前部与前拉杆的下端连接,所述的前拉杆的上端通过销轴分别与撑杆的上端和后拉杆的上端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撑杆的下端通过销轴铰接于配重臂的前端,所述的后拉杆的下端与配重臂的后端铰接;所述的后拉杆、撑杆、前拉杆、配重臂和悬臂梁构成俯仰钢结构。
本发明所述的俯仰驱动装置由单油缸、管路和液压站组成。
本发明所述的俯仰驱动装置采用油缸后置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发明采用后拉杆式的俯仰钢结构,可以使配重臂和撑杆梁高变小,大大降低了俯仰钢结构的自重;
2.由于本发明的撑杆采用铰接方式,形成二力杆,受力明确,易于计算,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
3.由于本发明俯仰驱动装置采用油缸后置方式,在非工作状态,在任何俯仰角度均受压,在油缸活塞密封环破损情况下,俯仰钢结构不会产生自行抬起或下降的动作,保证了设备安全性;
4.由于本发明的俯仰运动采用单油缸驱动,节约了成本;
5.以鲁能鄂温克电厂门式刮板堆取料机为例,采用本发明的堆料机,钢结构重量比国内同类设备降低了20t、降幅达到了25%,仅此一项即降低成本20余万元。根据市场调研,企业每年的市场份额在十五套左右,采用后拉杆式整体俯仰堆料机仅设备重量便可降低成本300余万元。同时,使用本发明还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减少了设备维修环节,提高了设备的市场竞争力,其间接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共有附图2张,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俯仰堆料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普通整体俯仰堆料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回转平台,2、俯仰驱动装置,3、配重臂,4、配重,5、后拉杆,6、支架,7、物料转载装置,8、支撑平台,9、撑杆,10、前拉杆,11、皮带机,12、回转装置,13、悬臂梁,14、中心立柱,15、栈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地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整体俯仰堆料机,包括回转平台1、俯仰驱动装置2、配重臂3、配重4、支架6、物料转载装置7、支撑平台8、皮带机11、回转装置12和悬臂梁13,还包括后拉杆5、撑杆9和前拉杆10,所述的悬臂梁13的根部通过销轴铰接于配重臂3的前端、其前部与前拉杆10的下端连接,所述的前拉杆10的上端通过销轴分别与撑杆9的上端和后拉杆5的上端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撑杆9的下端通过销轴铰接于配重臂3的前端,所述的后拉杆5的下端与配重臂3的后端铰接;所述的后拉杆5、撑杆9、前拉杆10、配重臂3和悬臂梁13构成俯仰钢结构。所述的俯仰驱动装置2由单油缸、管路和液压站组成。所述的俯仰驱动装置2采用油缸后置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华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华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01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纯度白色结晶硫化钠生产工艺
- 下一篇:可回收式摩托车发动机运输托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