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固态发酵反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59862.0 | 申请日: | 2010-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4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勇;肖传绪;莫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5F17/02 | 分类号: | C05F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杨小蓉;高宇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固态 发酵 反应器 | ||
1.一种多功能固态发酵反应器,包括主罐(1)、辅助系统和控制中心(CC);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主罐(1)由一圆筒,和在该主罐(1)上端口通过法兰(7-1)将罐盖(8),密封固定;所述的罐盖(8)的顶部密封固定一个圆筒接口(10-1),所述的圆筒接口(10-1)的底端带有一个接口法兰(7-2),在圆筒接口(10-1)的上端面上分别开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所述的主罐(1)的底口与罐底(6)连接而成;
所述的第一接口(9-1)通过管路与第一电磁阀(13-1)和气体净化模块(14)相连;所述的第一电磁阀(13-1)和控压模块(15)电连接;
所述的第二接口(9-2)上安装压力计(12-1),所述的压力计(12-1)与控压模块(15)电连接,所述的控压模块(15)与第一电磁阀(13-1)电连接;
所述的第三接口(9-3)通过管路与阀门(11-1)相连,所述的第一阀门(11-1)后的管路与环境相通;
所述的第四接口(9-4)通过管路与气体分析模块(21-2)、调速气泵(22)和换热模块(25-1)相连,所述的管路末端连接一四通(17),所述四通(17)第一接口通过气体管道连接在主罐(1)底端的第五接口(9-5)进入主罐(1),形成气体从第四接口(9-4)到第五接口(9-5)的一个回路;
所述的主罐(1)的内腔中设置N层在同一平面上的活动支架(2),在每一层活动支架(2)上安装有一个托盘(3),其中,N为正整数;
所述的主罐(1)的外壁由保温层(4)包裹,所述的保温层(4)的外部或者底部设有支撑主罐(1)的罐架(5);
所述的罐底(6)的底口密封连接一接口圆筒(10-2),所述的接口圆筒(10-2)的底面上分别设有第五接口(9-5)和第六接口(9-6),所述的第五接口连接四通(17)的第一接口;所述的第六接口(9-6)通过管路与疏水阀(16)相连,疏水阀(16)用于排出主罐(1)内的液体;
所述的辅助系统由无菌接种部分、气体循环部分和外源气体部分组成;
其中,所述的无菌接种部分由种子罐(18),和在该种子罐(18)上口中接入一组双排管(19),其中一支管子比另一支管子长,该短的管子上连通一根安装有第三阀门(11-3)的管,所述的四通(17)的第二接口通过带有第二阀门(11-2)的管路与所述的管连接,双排管(19)接入种子罐(18)中组成;
所述的气体循环部分由第四接口(9-4)、气体分析模块(21-2)、调速气泵(22)、换热模块(25-1)、四通(17)、第五接口(9-5)经过管路连接组成,至此,气体从第四接口(9-4)到第五接口(9-5)构成一个回路;
所述的外源气体部分由气源和气体控制组成,其中,气源的空气经由管路通过空气净化模块(23)到达三通(20-2),氧气经由管路通过第三电磁阀(13-3)到达三通(20-2),所述的三通(20-2)连接一储气罐(26),所述的储气罐(26)上部有第七接口(9-7)和第八接口(9-8)两个接口,所述的第七接口(9-7)通过管路连接一气压计(12-2);所述的第八接口(9-8)通过管路与第三三通(20-3)相接,所述的第三三通(20-3)的两个接口分别与一增湿模块(24)和第四电磁阀(13-4)通过管路相连,第四电磁阀(13-4)通过管路与第四三通(20-4)相连,所述的增湿模块(24)与第六阀门(11-6)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的第六阀门(11-6)通过管路与第四三通(20-4)连接,所述的第四三通(20-4)上的管路与第二换热器(25-2)连接,从换热器出来的管路再进入第一气体分析模块(21-1),管路通过第一气体分析模块(21-1)与第五阀门(11-5)相连,所述的第五阀门(11-5)上的管路连接第一三通(20-1),所述的第一三通(20-1)上的两路管路分别与所述的第四阀门(11-4)和第二电磁阀(13-2)相连,第四阀门(11-4)的管路与环境相通,第二电磁阀(13-2)的管路连接四通(17),至此,外界气源通过管路进入主罐(1);
所述的控制中心(CC)的运算工作由个人计算机或者工控机完成,控制中心(CC)电连控压模块(15)、第一气体分析模块(21-1)、第二气体分析模块(21-2)、调速气泵(22)、第一换热器(25-1)、第二换热器(25-2)和第三电磁阀(13-3)组成;所述的控压模块(15)与压力计(12-1)、第一电磁阀(13-1)和第二电磁阀(13-2)电连接,按照该控制中心(CC)的运算决定电磁阀的状态;所述的气体分析模块(21-1)将测定气体参数给控制中心(CC)电信号,控制中心(CC)决定第四电磁阀(13-4)和第三电磁阀(13-3)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98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水柠檬酸晶体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绿建筑环保透水、排气人工运动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