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座便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9816.0 | 申请日: | 201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1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孙福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福武 |
主分类号: | E03D11/10 | 分类号: | E03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刘淑芬 |
地址: | 1015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座便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便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新型排水装置的座便器,能够防止厕所下水道反味,并可以节约冲水量。
背景技术
常规的座便器中在冲水时,多是利用虹吸原理来达到冲水的目的,即在排水管道充满水后会产生一定的水位差,借冲洗水在便器内的排污管内产生的吸力将粪便排走。这种虹吸式冲水虽然也有一定的优点,但是也存在着问题:首先,座便器池的出水管是是直接与下水道相连通的,这就带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即下水道反味。特别是天气较热的时候,这种现象更加严重,对人们的身体和心情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利用虹吸原理冲水的时候必须在充满水后达到一定的水位差,用水量大。
现有技术中,虽然对座便器也出现了许多的改进,但这些改进都并未涉及到如何解决下水道反味和减少冲水用水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座便器,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座便器池容易出现下水道反味的问题,在人们冲水完后即可将下水道与与座便器池严密封闭,同时,使得座便器池中的残余水量也变得可调,相对于现有的座便器,可以有效的节水。
本发明一种座便器,包括冲水装置,座便器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包括:下水管,堵板,转轴,支架,以及浮漂;
所述下水管与座便器池出水管连接;
所述堵板可开合的安装在下水管管口处,在有水流冲下时受水压打开,无水流冲下时,受支架压力密封下水管管口;
所述支架呈折型,安装在转轴上,其头端可转动至将堵板顶在下水管管口处,尾端通过拉线连接至浮漂;
所述转轴安装在座便器池的底座上;
所述浮漂置于排水箱中。
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可以包括一软管,所述下水管与座便器池出水管通过软管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头端与堵板之间软连接。
本发明通过浮漂、支架以及堵板之间的配合,在平常无人使用时座便器时,浮漂拉动支架仅仅的顶住堵板,可严密封闭下水管口保证座便器中有一定的水量并防止下水道反味。在人们冲水时,浮漂又拉开支架打开堵板实现冲水。并且,可以通过调整浮漂的浮力来调整支架对堵板产生的压力,从而使得座便器池中的残余水量可调,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堵板封闭下水道状态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冲水时堵板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堵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详细阐述。
本发明工作原理是:利用浮漂在水中的浮力,冲水时水位降低浮漂下降,支架在自身重力下转动使其头端松开堵板,堵板在水压下打开冲水;蓄水时,浮漂上升,依靠浮漂浮力拉动支架尾端向上抬起,支架头端则转动并将堵板紧紧顶在下水管口处从而密封下水管。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座便器,包括冲水装置,座便器池,还包括一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包括:下水管1,堵板2,转轴3,支架4,拉线5,以及浮漂6。下水管1与座便器池出水管7连接,并保证与座便器池出水管7的严密接合。堵板2可开合的安装在下水管1管口处。堵板2可采用瓶盖式,即面积大于下水管1的管口,在支架有足够的压力时便可以将堵板2紧紧顶在下水管口出从而密封下水管;或者采用瓶塞式,堵板面积小于下水管口面积并具有一定的厚度,也可以取得同样的效果。堵板2的安装方式可以有多种,如采用图3所示的方式,用销轴11将堵板2的部分边缘与下水管1的管口固定使堵板2可开合。由于堵板2是可开合的安装在下水管1的管口处,在有水流冲下时就会受水压打开冲水,无水流冲下时,受支架的压力,密封住下水管1管口。
支架4设计呈折型,安装在转轴3并可转动,必须具有一定的长度从而使得其头端可转动至将堵板2顶在下水管1管口处,尾端则通过拉线5连接至浮漂6。
转轴3安装在座便器池的底座8上;浮漂6置于排水箱9中。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浮漂的选择应使其具有足够的浮力通过拉线转动支架使其头端能将堵板紧紧顶在下水管1的管口处实现密封。支架优选金属类材料如铁条等。铁条不限于附图所示的形状,只要能实现所述的功能即可。堵板也可以选用多种材质,优选橡胶类水密封性较好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福武,未经孙福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98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型材与混凝土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伸缩式挖掘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