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下进气含酯尾气多级净化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59494.X | 申请日: | 201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6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蒋海明;杜云忠;赖正波;陈艳琼;潘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玉溪市溶剂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B01D4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31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进气含酯 尾气 多级 净化 回收 装置 | ||
1.一种下进气含酯尾气多级净化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塔帽、塔身、进气管(16)、 出气管(5)、上出酯管(6)和下出酯管(15),塔帽由内帽盖(1)和外帽盖(2)组成,内 帽盖和外帽盖皆呈圆锥台状,内帽盖和外帽盖之间中空且内部设有第三级水冷凝盘管(3), 内帽盖的圆锥台斜面上设有通气孔(4),外帽盖的圆锥台面与出气管(5)连通其台面上设有 通气孔(4),在塔帽底部设有上出酯管(6);塔身是圆柱体,内部由下往上依次设有积酯区 (7)、第一冷凝盘管(8)、第一带孔托盘(9)、第一物理拦截层(10)、气体缓冲区(11)、 第二冷凝盘管(12)、第二带孔托盘(13)、第二物理拦截层(14),塔帽与第二物理拦截层之 间设有气体缓冲区(11);下出酯管(15)设置在塔身底部;进气管(16)位于第一冷凝盘管 (8)下方且位于积酯区(7)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进气含酯尾气多级净化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出酯管(6) 或/和下出酯管(15)或/和出气管(5)上设控制阀(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进气含酯尾气多级净化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积酯区(10) 塔身侧面设液面观测口(1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进气含酯尾气多级净化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积酯区(10) 塔身侧面设液面观测口(18)。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下进气含酯尾气多级净化回收装置,其 特征在于:进气管(16)延伸到塔身的另一端,且延伸部分下方开口(19)。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下进气含酯尾气多级净化回收装置,其 特征在于:上出酯管(6)和/或下出酯管(15)为可存酯弯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进气含酯尾气多级净化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出酯管(6) 和/或下出酯管(15)为可存酯弯管。
8.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下进气含酯尾气多级净化回收装置,其 特征在于:第一物理拦截层和第二物理拦截层填充为瓷波纹填料、鲍尔环填料、拉西环填料、 阶梯环填料、弧鞍填料、金属环矩鞍填料、金属波纹板填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和物。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进气含酯尾气多级净化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物理拦 截层和第二物理拦截层填充为瓷波纹填料、鲍尔环填料、拉西环填料、阶梯环填料、弧鞍填 料、金属环矩鞍填料、金属波纹板填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和物。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进气含酯尾气多级净化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物理 拦截层和第二物理拦截层填充为瓷波纹填料、鲍尔环填料、拉西环填料、阶梯环填料、弧鞍 填料、金属环矩鞍填料、金属波纹板填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和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玉溪市溶剂厂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省玉溪市溶剂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949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