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布料粉料回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8311.2 | 申请日: | 201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0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叶兆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兆胜 |
主分类号: | B28D7/00 | 分类号: | B28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布料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于一种生产陶瓷布料时的粉料回收装置,特别是涉及于对生产陶瓷时布料中产生的余料进行回收再次利用的装置。
技术背景
在生产陶瓷时,陶瓷机械的运作,免不了有些陶瓷原料(包括基料或面料)会流失在生产线上,目前现有的处理方式不是倒掉不用,就是人工收集或加工处理利用。这么样,陶瓷的原料不是浪费就是要花费更多的人力或物力去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生产陶瓷布料时,有许多余料的流失,导致浪费原料及回收困难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陶瓷布料粉料回收装置。
一种陶瓷布料粉料回收装置,该装置包括容器、该容器为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进料口和一出料口的密封容器,在进料口上安装有一活动密封装置,在容器内设置有一吹风机。
上述的活动密封装置为一个锥形的密封块,密封块上安装有一个油压缸或汽缸。
上述的活动密封装置为一个平面密封块,该密封块设置在进料口内,密封块上设置有一固定耳,该固定耳一端固定在密封块上,另一端活动连接于容器上,密封块上还连接有一个油压缸或汽缸,使密封块形成自动关闭和开启。
上述的容器为一个带有密封盖的开口容器,进料口设置在密封盖上。
上述的吹风机安装在容器内的中间或上方的位置上。
上述的容器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探针。
上述的进料口上设置有一个导料斗。
上述的密封块与进料口的密封之间设置有一层密封胶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由于本发明作为陶瓷布料粉料回收装置,使陶瓷机械在生产陶瓷时,能把生产陶瓷的余料自动回收再次循环利用,起到节约原料的主要作用。无需花费更多的人力或物力,简单方便,更为生产陶瓷的空间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吹风机简易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使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使用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一种陶瓷布料粉料回收装置,该装置包括开口容器1、该容器1开口处安装有一密封盖13,密封盖13上设有一进料口11,进料口11上安装有一导料斗11-1,方便粉料回收;容器1下设置有一连通输送通道的出料口12,在进料口11上安装有一活动密封装置2,该活动密封装置2为一个锥形的密封块21,该密封块21表面上粘合有一层密封胶垫23,密封块21上安装有一个使密封块21关闭或开启的油压缸或汽缸4,该油压缸或汽缸4由固定架41固定安装在密封盖13上。在容器1内中间位置上设置有一吹风机3。在容器1内侧壁上设置有两个探针14,探针14的触点位于吹风机3的下方。
实施例二
如图4所述的陶瓷布料粉料回收装置,该陶瓷布料粉料回收装置的活动密封装置2为一个平面密封块22,该密封块22设置在进料口11内,密封块22上设置有一固定耳22-1,该固定耳22-1一端固定在密封块22上,另一端活动连接于容器1上,在密封块22上还设置有一个密封块22关闭或开启的油压缸或汽缸4。其余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如图5所述的陶瓷布料粉料回收装置,该陶瓷布料粉料回收装置的油压缸或汽缸4由固定架41固定安装在容器1的侧壁上。其余同实施例二。
上述的陶瓷布料粉料回收装置使用时如图6所示,将本陶瓷布料粉料回收装置A安装在布料系统100下的一个回收传动装置101上,陶瓷布料粉料回收装置A的进料口11与回收传动装置101传送口对接,出料口12由输送通道102连接于存料斗103。整个陶瓷布料粉料回收装置A使用流程如图7所示,首先将布料系统100下的余料进行自动筛选,筛选后由回收传动装置101传送至陶瓷布料粉料回收装置A中的容器1内,当容器1内接收的余料慢慢的增多,由容器1内的探针14检测到预定的容量时,探针14发出信号启动陶瓷布料粉料回收装置A,陶瓷布料粉料回收装置A收到启动信号时,首先启动油压缸或汽缸4拉动密封块,关闭进料口11,然后启动吹风机3,将容器1内的余料由连通于容器1内的输送通道102吹送至存料斗103上,再由存料斗103储存或传送到布料系统100上重新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兆胜,未经叶兆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83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