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轧辊成组孔型加工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57268.8 | 申请日: | 201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3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付家双;赵崇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三强轧辊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0 | 分类号: | B23B5/1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世权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辊 成组 孔型 加工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工程类辊、轴领域,特别是一种轧辊成组孔型加工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冶金轧辊是轧机的重要零部件,也是易损件,其辊身外圆需根据不同型材的需求加工出各种工作孔型,是轧辊加工中的关键工序。
传统的孔型加工方法如图1所示,其采用辊架,即将两个相配对的轧辊(加工辊和配对辊)架在辊架上,辊架起到固定轧辊的作用,然后以一只轧辊(加工辊)的孔型为基准,成型刀沿孔型边界线走刀加工出加工辊的孔型,然后用对型样板加目测的方法加工另一只轧辊(配对辊)的孔型。采用这种传统的加工装置及其方法容易造成以下问题:首先,目测的方式使得定位的精度很低;其次,不同规格的轧辊需要另外制造辊架,而制造辊架的费用一般需要1万~2万元,这样就会造成成本增加,经常更换辊架,又影响了加工的效率。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有必要对这种传统方式的孔型加工方式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能够节约成本的轧辊成组孔型加工装置及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轧辊成组孔型加工装置,包括安装于车床上的带基准面的成型刀具和一个固定安装于测量板上的测具,所述带基准面的成型刀具的基准面与孔型基线的距离为给定值A1;所述测具包括带有刻度的刻线尺、固定测量脚和活动测量脚,固定测量脚位于刻线尺的一端,脚型朝下,活动测量脚套装于刻线尺上,脚型朝上。
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的装置加工轧辊成组孔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图纸给出的孔型基线到轧辊基准面的尺寸A,其减去孔型基线到带基准面的成型刀具的基准面的尺寸A1,计算出轧辊基准面到带基准面的成型刀具的基准面的尺寸A2;
2)水平方向移动测量板,使活动测量脚抵住轧辊基准面,在刻线尺上读出A2,并固定活动测量脚。
3)移动机床刀架,使带基准面的成型刀具的基准面抵住固定测量脚,即保证了轧辊基准面到孔型基线的尺寸:A1+A2=A
4)进刀,对孔型进行加工。
5)更换带不同基准面的成型刀具,重复上述步骤,加工同一轧辊上的不同孔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轧辊成组孔型加工装置的使用,由于采用的是测量的方法来控制尺寸A,使其定位精度提高,测量误差为0.05,划线加工为1.0。
2.只需重复轧辊成组孔型加工方法,就能够在同一个轧辊上加工出不同的孔型,不需要更换辊架,不需要停机对孔型,这样不仅节约了频繁更换不同辊架的费用,即节约了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轧辊成组孔型加工装置及其方法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轧辊成型加工装置及其方法示意图。
附图标记:1是辊架,2是加工辊,3是成型刀具,4是孔型边界划线,5是配对辊,6是带基准面的成型刀具,7是固定测量脚,8是刻线尺,9是活动测量脚,11是轧辊基准面。
图中所示中心线为孔型基线,A为轧辊基准面到孔型基线的尺寸,A1为孔型基线到带基准面的成型刀具的基准面的尺寸,A2为轧辊基准面到带基准面的成型刀具的基准面的尺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一进步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轧辊成组孔型加工装置,包括安装于车床上的带基准面的成型刀具6和一个固定安装于测量板10上的测具,带基准面的成型刀具6上有一个基准面,带基准面的成型刀具6上的刻度表示该基准面到孔型基线的距离,用尺寸A1表示,其刻于带基准面的成型刀具6的一个侧面;测具包括带有刻度的刻线尺8、固定测量脚7和活动测量脚9,固定测量脚7位于刻线尺8的一端,脚型朝下,活动测量脚9套装于刻线尺8上,脚型朝上。
利用该装置对轧辊成组孔型的加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根据图纸给出的孔型基线(图2中所示的中心线)到轧辊基准面11的尺寸A,其减去孔型基线到带基准面的成型刀具6的基准面的尺寸A1,计算出轧辊基准面11到带基准面的成型刀具6的基准面的尺寸A2;
2)水平移动测量板10,使活动测量脚9抵住轧辊基准面11,在刻线尺8上读出A2,并固定活动测量脚9。
3)移动机床刀架,使带基准面的成型刀具6的基准面抵住固定测量脚7,即保证了轧辊基准面11到孔型基线的尺寸:A1+A2=A
4)进刀,对孔型进行加工。
5)更换带不同基准面的成型刀具6,重复上述步骤,加工同一轧辊上的不同孔型。
如图2所示,重复上述步骤对同一轧辊上的成组孔型进行加工时,不需要辊架1,只需要更换带不同基准面的成型刀具6即可。使用此种装置及其方法,保证了尺寸控制的准确度和同一性,可单独加工任一个轧辊的孔型,并能够达到配对的要求。不仅能够提高成组孔型的加工精度,也提高了加工效率,节约了加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三强轧辊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三强轧辊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72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笔记本电脑折叠式音响散热桌
- 下一篇:一种落地式卷筒自动车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