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裂缝土质隧道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及模型试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6366.X | 申请日: | 201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0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邵生俊;佘芳涛;熊田芳;王天明;高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9/00 | 分类号: | G01M19/00;G01V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裂缝 土质 隧道 物理 模型 试验装置 试验 方法 | ||
1.一种地裂缝土质隧道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装置、沉降装置和控制装置三部分,模型装置通过支架(28)支撑,模型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沉降装置(23),模型装置和沉降装置(23)均与控制装置(26)连接,
所述模型装置,包括模型箱(4),模型箱(4)根据实际工程按照设定的比例缩小制成,模型箱(4)为一个内空的、竖立的、圆柱形的容器,包括上盖(14)、圆柱侧壁(17)和底板部分,底板部分沿直径分为固定底板(27)和活动开口,模型箱(4)内以立轴对称设置有下盘土体(19)和上盘土体(5),上盘土体(5)和下盘土体(19)之间设置有模拟地裂缝(18),模拟地裂缝(18)的下沿即为模型箱(4)固定底板(27)和活动开口的交界处,下盘土体(19)的下方对应安装有固定底板(27),上盘土体(5)的下方活动开口对应安装有沉降装置(23)中的上盘土体托板(21);在上盖(14)与上盘土体(5)和下盘土体(19)之间设置有气压囊(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箱(4)的圆柱侧壁水平开有一隧道洞口,该隧道洞口的洞轴线与模型箱(4)的立轴垂直,该隧道洞口内有一模型隧道衬砌结构(12),该隧道洞口的直径与模型隧道衬砌结构(12)直径一致,在洞口两端的圆柱侧壁之间固定有一个水平基准梁(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隧道洞口设置有四个,洞口轴线分别为a-a洞轴(7)、b-b洞轴(8)、c-c洞轴(9)和d-d洞轴(10),每个隧道洞口的洞轴线与模拟地裂缝(18)立面的夹角分别为90°、60°、30°和45°。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隧道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基准梁(11)上安装有位移计(6),位移计(6)的下端与模型隧道衬砌结构(12)的下端连接,该位移计(6)可在水平基准梁(11)上自由滑动;在每个模型隧道衬砌结构(12)顶部、底部和侧壁外侧还安装有多个压力计(13)。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隧道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囊(15)通过通气管(16)与调压阀、压力表、安全阀和气压源依次连接,调压阀与控制装置(26)连接,实现自动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隧道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装置(23)的结构是,包括液压缸(25),液压缸(25)的活塞杆(22)外端与上盘土体托板(21)连接,上盘土体托板(21)安装有位移传感器(3),液压缸(25)通过伺服阀(24)与进油管(1)、出油管(2)联通,伺服阀(24)与控制装置(26)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636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隔音棉用包装机装置
- 下一篇:钻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