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量参考信号的带宽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56300.0 | 申请日: | 2010-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1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陶雪涛;谷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B1/7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 参考 信号 带宽 资源 分配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参考信号的带宽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以下简称LTE)系统中,通过终端向LTE基站周期性发送测量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以下简称SRS),实现终端和LTE基站之间上行信道质量的测量,为LTE系统的时频资源动态调度、功率控制等提供依据。
根据小区的上行带宽,LTE系统支持多种SRS带宽配置。LTE基站通过系统消息在小区内广播小区当前所使用的SRS带宽配置。小区中每个终端的SRS传输带宽由LTE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以下简称:RRC)消息通知终端,同时RRC消息中还携带有为每个终端配置的跳频带宽。每个终端的SRS传输带宽为该小区SRS带宽配置中的一个子集。传输带宽表示,终端可占用多少带宽资源向基站发送SRS;跳频带宽表示,终端向基站发送SRS时能在多大带宽资源范围内跳频。LTE基站为每个终端分配SRS带宽资源时,需从小区当前配置的SRS带宽资源块中找出一块空闲的带宽资源块,并检查该些空闲块是否与其它终端的跳频位置相冲突,若不冲突则将该些空闲块作为终端SRS的初始频域位置分配给终端。
以20M小区为例,LTE基站通过系统消息广播小区当前使用3号SRS带宽配置,即小区配置的SRS带宽资源为72RB(Resource Block,资源块)。并且LTE基站通过RRC消息通知某个终端,其使用的SRS传输带宽为12RB,跳频带宽为24RB。同时,基站还需在72RB中为终端分配SRS的初始频域位置。在为终端分配SRS的初始频域位置时,LTE基站在整个72RB中,以每个12RB倍数做起点逐个检查其后12个连续的RB是否均为空闲。如果某个12RB倍数其后连续的12RB全部空闲,再检查其它终端(该些终端的频域位置在该12RB所属的24RB范围内)的跳频带宽是否也为24RB。若是则满足分配条件,将该12RB分配给终端,并在整个72RB带宽中将该12RB状态记录为占用。最优情况下,即72RB中1RB至12RB均空闲,上述分配方法也需要逐个遍历12个RB。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LTE基站为终端分配SRS的初始频域位置时,由于需逐个遍历小区配置的SRS带宽资源块,分配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测量参考信号的带宽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基站为终端分配SRS的频域位置时,需逐个遍历小区SRS带宽资源块的缺陷,提高了为终端分配SRS的初始频域位置的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测量参考信号的带宽资源分配方法,包括:
根据测量参考信号的传输带宽,确定所述测量参考信号的频域位置在小区SRS带宽树中对应的频域层;
根据所述频域层中各节点的状态标志和各节点的跳频标志,查找状态标志表示空闲且跳频标志表示的跳频带宽为小区SRS的最大带宽的第一空闲节点,或查找状态表示空闲且跳频标志表示的跳频带宽与所述测量参考信号的跳频带宽相一致的第一个空闲节点;
将所述第一个空闲节点对应的带宽资源作为所述测量参考信号的频域位置,分配给所述测量参考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测量参考信号的带宽资源分配装置,包括:
频域层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测量参考信号的传输带宽,确定所述测量参考信号的频域位置在小区SRS带宽树中对应的频域层;
频域节点查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频域层中各节点的状态标志和各节点的跳频标志,查找状态标志表示空闲、且跳频标志表示的跳频带宽为小区SRS的最大带宽的第一空闲节点,或查找状态表示空闲、且跳频标志表示的跳频带宽与所述测量参考信号的跳频带宽相一致的第一个空闲节点;;
频域位置分配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个空闲节点对应的带宽资源作为所述测量参考信号的频域位置,分配给所述测量参考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63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