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立体音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5838.X | 申请日: | 201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8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徐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5/02 | 分类号: | H04R5/02;H04R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立体 音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音响装置,尤指一种便携式立体音响装置。
【背景技术】
科技的发展把我们带入了无线多媒体时代,便携式通信设备(例如手机)的普及使得便携式通信设备集成了越来越多的功能,同样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特别是3G时代的到来,人们对通过便携式通信设备看电影听音乐的需求也不断变大。但便携式通信设备的外形注定限制了音响效果的提升,多媒体时代对音效的需求使得设计者需要通过其它手段来实现。作为个人便携的音响系统,设计方向是尽量地小,尽量地方便,尽量地达到最好的音效。然而目前并没有这样的设备出现。
人们不会习惯在一手拿着便携式通信设备或多媒体设备看电影或听音乐的时候,另一手还拿着或提着音响系统,而佩带在手上或头上等部位都不能获得满意的音效。现在能做到小而方便的就是普遍使用的耳机。耳机在长时间佩戴后耳朵会感到不舒服,而且在不使用时不方便存放,更不好的是长期使用会对听力有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立体音响装置,使用者无须手持便可方便地携带该装置,同时可以达到较好的音响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立体音响装置,该装置用以与多媒体便携式设备配合使用,该装置包括:
一内圈,其为一项圈式结构,该内圈上设有若干个接口,各该接口包括若干个引脚孔,各该引脚孔定义一对应的功能模块,该内圈内设有若干条导线,各该导线分别与一引脚孔对应连接;
一控制模块,其固定于上述内圈上并与上述一接口连接,该控制模块用以控制该装置的工作,该控制模块上还包括一连接单元,该连接单元用以与上述多媒体便携式设备连接,接收多媒体便携式设备发出的播放信号;
若干个音箱,其分别固定于上述内圈上并与上述一接口连接,各该音箱受控于控制模块,根据其接收的播放信号进行播放;
至少一电池,其固定于上述内圈上并与上述一接口连接,该电池用以对各该音箱供电。
特别地,上述内圈包括两开放端,各开放端分别为一扩展接口,从而可以通过该扩展接口接续该内圈,增加与内圈相同结构的扩展段,从而使得该内圈为可扩展的;
特别地,该装置还包括一外接接口模块,其固定于上述内圈上并与上述一接口连接,该外接接口模块为装置提供了外接接口,例如为耳机接口。
相较于现有技术,利用本发明便携式立体音响装置,由于采用项圈式结构,使用者可以将其套在脖子上,从而使用者无须手持便可方便地携带该装置,通过连接单元与多媒体便携式设备连接,达到控制各音箱对多媒体便携式设备发出的播放信号进行播放,从而可以达到较好的音响效果。
为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为本发明的便携式立体音响装置内圈结构示意图。
图2绘示为本发明的便携式立体音响装置内圈一段的截面示意图。
图3绘示为本发明的便携式立体音响装置内圈上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绘示为本发明的便携式立体音响装置内圈上扩展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5绘示为本发明的便携式立体音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绘示为本发明的便携式立体音响装置右后置音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绘示为本发明的便携式立体音响装置右后置音箱的侧面剖示图。
图8绘示为本发明的便携式立体音响装置右后置音箱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先参阅图5,图5绘示为本发明的便携式立体音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此处音箱及电池的个数并非限制,这里我们以7.1音响系统及两个电池为例,图中A表示外接接口模块10、B表示音箱11(右后置音箱)、C表示音箱12(左后置音箱)、D表示音箱13(右环绕音箱)、E表示音箱14(左环绕音箱)、F表示音箱15(右前置音箱)、G表示音箱16(前中置+低音音箱)、H表示音箱17(左前置音箱)、J表示电池18、K电池19、X表示控制模块100。
请再参阅图3、图3绘示为本发明的便携式立体音响装置内圈上接口的结构示意图。各该接口21内的各该引脚孔22定义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58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颈椎保健枕
- 下一篇:电子镇流器及其自动热重启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