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像形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55695.2 | 申请日: | 2010-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9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近藤博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3G15/00 | 分类号: | G03G1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吴龙瑛;梅高强 |
| 地址: | 日本国爱知县名***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 形成 设备 | ||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形成单元,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在片状物上形成图像;
一对框架,所述一对框架彼此面向,并且将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夹在所述一对框架之间,所述一对框架中的至少一个框架包括:
第一框架,该第一框架由树脂制成,并且形成所述至少一个框架的下部;和
第二框架,该第二框架形成所述至少一个框架的上部;
管道,该管道在所述一对框架的外侧和所述一对框架的内侧之间形成空气通道;
风扇,该风扇在所述管道中产生空气流;和
肋壁,该肋壁形成至少一部分管道,并且与所述第一框架整体模制,
其中,所述肋壁的宽度从所述第一框架的上端侧向所述第一框架的下端侧增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肋壁包括:
第一肋壁;
第二肋壁;和
框架壁,所述框架壁连接所述第一肋壁和所述第二肋壁,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肋壁和所述第二肋壁彼此面向,并且将所述空气通道夹在所述第一肋壁和所述第二肋壁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所述第一框架的下侧,所述第一肋壁与所述第二肋壁相距第一距离,
其中,在所述第一框架的上侧,所述第一肋壁与所述第二肋壁相距第二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和
其中,所述风扇被安装在所述管道的下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安放单元,要朝向所述图像形成单元传输的片状物被放置在所述安放单元中,
其中,所述安放单元被设置在所述一对框架之间的空间的下侧,以及
其中,所述安放单元被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框架相对应的区域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一对框架在面向方向上彼此面向,和
其中,平行于所述面向方向的、在所述肋壁的下侧的第一尺寸大于平行于所述面向方向的、在所述肋壁的上侧的第二尺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肋壁包括突起,所述突起从所述肋壁的壁表面突出,所述突起在所述一对框架的面向方向上延伸并且与所述肋壁整体模制,以及
其中,所述风扇通过所述突起保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由所述第二框架保持,
其中,所述第一框架通过多个加载点来承受来自所述第二框架的负荷,和
其中,当从所述肋壁的上侧看时,所述肋壁被设置在所述多个加载点的相邻加载点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管道在所述第一框架的外侧和所述第二框架的内侧之间形成空气通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管道由金属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兄弟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兄弟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569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