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换重量与使用形态的重量训练器材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5336.7 | 申请日: | 201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3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余羽宸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羽宸 |
主分类号: | A63B21/072 | 分类号: | A63B21/07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换 重量 使用 形态 训练 器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可变换重量与使用形态的重量训练器材”,涉及一种人体用重量训练用具,其由单一基本架构,可变化出多种实施态样,且重量具有任意调变功能。
背景技术
人们为了健身,或增强身体不同部位的肌耐力或强度,多半会利用哑铃、壶铃或杠铃进行重量训练。以往该类重量训练器材普遍都是单一结构、固定重量,使用者需依自己的体能选择适当重量的重量训练器材使用;然若该重量的器材已觉得过轻,便需再增购更重的另一个器材,如此对于使用者来说,有可能随着训练状况的进步,导致不同重量的重量训练器材数量越买越多,不但占用空间,也浪费金钱。另,传统固定重量式训练器材就厂家、卖场而言,多种不同重量的器材需分别备货,不仅占用库存与空间,也增加资金积压成本。
又,传统重量训练器材中,例如哑铃、壶铃或杠铃,由于结构各有不同,若该些器材都需使用,便需分别购买,相同具有占用空间、浪费金钱的问题。
是以,若能有一种重量训练器材,可变化出包括有哑铃、壶铃与杠铃等数种使用形态,且能具有调整重量功能,就使用者来说不但富具使用变化与乐趣,对于厂商或卖家而言,也能大幅减少备货种类与降低成本积压,同时更有效提升消费者购买的欲望。
发明人前曾提出可变化重量的哑铃结构专利申请案,经于市场销售后反应相当良好;但是,发明人并不因此而自满,继续就重量训练器材结构进行研发;发明人依据多件国内外专利的申请与取得经验,进而再有本发明的完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可变换重量与使用形态的重量训练器材”,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重量训练器材,其于单一结构中具有重量可任意调整的功能,使用者可依据自身需求,进行重量变化。
本发明“可变换重量与使用形态的重量训练器材”,其目的另一在于:提供一种重量训练器材,其以基本结构为基础,经置换顶本体的态样后,可自行变换于哑铃、壶铃与杠铃等数种使用形态。
通过上述目的,本案可达成的功效具体表现在于:该种重量训练器材可通过单一基本架构,满足同一人、甚至不同人对于重量相异、使用形态的变化需求;又该重量训练器材购买的数量可以单一化,直接节省花费;另对于厂商或卖家而言,也能大幅减少备货种类与成本积压。
为达上述目的,本案具体的内容为:该种重量训练器材,是由顶本体、上本体、套环、任意数量的配重体、下本体、底板和穿经上述各物件的连结元件组成。
本案很特别是通过顶本体与连结元件,以便将上本体、套环、任意数量的配重体、下本体和底板形成连结关系。
所述的顶本体,位于重量训练器材的顶端,顶本体可具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实施形态;当重量训练器材用以作为壶铃使用时,顶本体下端中央设有向下延设的柱体,柱体呈中空倒锥状,柱体中央穿设有螺孔,柱体两侧横设形成嵌合座,嵌合座末端向上弯延连接形成提把;
承上所述,顶本体下方设置有上本体,该上本体中央穿设有开口贯通,开口略呈漏斗状,开口可提供顶本体的柱体穿置;上本体自开口的两侧凹陷有嵌合槽,嵌合槽可提供顶本体的嵌合座组置;上本体顶缘另形成有平滑曲面,以方便操作时手腕能贴靠;上本体底部,向上环设有空间;
所述的套环,略呈环圈状,组置于上本体下方的空间内,该套环之中央设有套环开口,开口两侧设有凹槽;
所述的配重体,略呈环片状,被组置于上本体和套环下方,数量为任意;配重体中央设有开口,该开口与套环开口对应连通;配重体的顶面开口旁设有凹部,凹部缘边设有凸环,形成配重体的顶面呈现外环缘上凸、内平面凹陷的状态;另于配重体底面,相对于凸环的底部,设置有凹环,形成当两个配重体上、下迭置时,相对上面的配重体的凹环恰好迭合于相对下面的配重体的凸环处,如此一来,上、下配重体可相当容易于对准与定位,且有利于消弭堆迭结构的应力;
所述的下本体,组置于最下面一片配重体下方,其结构大致上与配重体近似,于中央设有下开口,该下开口与配重体的开口对应连通;下本体顶面之下开口旁设有凹部,凹部缘边设有凸环,形成下本体的顶面呈现外环缘上凸、内平面凹陷的状态;此外,该下本体底部设有凹陷的底部空间,底部空间中设有环肋,环肋外端略呈内缩状;
所述的底板,为一平板,中央设有开口,底板可用以组置于下本体底部的环肋间;底板底面设有放射状止滑部;
所述的连结元件,主要由螺体与定位板组成,螺体可用以穿经底板、下本体、配重体、套环和上本体中央,最后螺锁于顶本体的螺孔处;而定位板,配合一枢件,可相对于螺体翻折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羽宸,未经余羽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53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