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笔划词组输入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4967.7 | 申请日: | 2010-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9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钟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明华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04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笔划 词组 输入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键盘汉字输入技术方案,尤其是涉及一种以汉字基 本笔划为基准、以词组输入为主体的汉字笔划输入法。本发明所形成产品,可 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手机、电话机、电视机、影碟机、电视机顶盒等信息产品 行业和日常生活、办公、设计、娱乐行业。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公知的汉字笔划输入法有五笔画输入法、六笔画输入法、摩 托罗拉笔画输入法等,它们编制不同、码长不等,且大多以数字键作为输入码 元,虽然操作较为简便,但键位少、码元不规范,导致输入速度慢、容错能力 差等弊端,用户笔划笔顺输入稍微错误,即无法输出应有的汉字,计算机潜力 得不到应用的发挥,限制了汉字笔划输入法的应用范围。
发明目的
本发明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操作简便、输入快捷的汉字笔划输入法,在 发扬目前公知的笔划输入法优势基础上,克服码元不规范、输入速度慢、容错 能力差等弊端,最大限度地降低汉字输入难度,最大限度提升汉字输入速度, 让用户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少按键输入所需汉字,达到会写字就会打字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一个汉字输入法如要达到操作简便、输入快捷的目的,必须至少具备以下 五个要素:
1,码元简易——输入法码元应尽可能简单、规范,让用户在无需二次学习 或少学习的情况下,即能掌握输入法要领。
2,编码简短——输入法编码长度应尽可能地简短,让用户能够用最少按键 击出需要的汉字。
3,使用简码——输入法简码是提高汉字输入速度的捷径,不但单字可以使 用简码,词组也可以使用简码。用户通过简码可以在一两 个按键之间击出一长串字符。
4,词组输入——词组输入也是提高汉字输入速度的捷径,一个词组在固定 编码长度(一般为4个编码)情况下,少则可以击出2个汉 字,多则可达几十个汉字。
根据上述输入法原理,本发明为达到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有:码元 编制方案、模块设置方案、编码长度方案、编码规则方案、字词容错方案、码 元键位对应方案等。
●码元编制方案
笔划是汉字内部结构中的最基本单位,使用不同的笔划组合,可以组成千 变万化的汉语单字。本发明直接以汉字笔划为码元,使之与计算机键盘具体键 位相对应,用户只要会写字,就能通过本发明进行打字。
本发明的码元编制方案是:
将汉字内部结构中的点、横、提、撇、竖、捺、横折、横折钩、横折弯钩、 左竖钩,右竖钩、竖折、竖折弯钩、斜折、斜钩、斜折弯钩等二十多个具体笔 划,根据起笔的走势特征,将它们归纳为点、横、提、撇、竖、捺、横折、竖 折、斜折九种基本类型,并以此作为本发明的输入码元,具体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设置输入码元九个,名称分别为“点、横、提、 撇、竖、捺、横折、竖折、斜折”,对应汉字内部结构中的点、横、提、撇、竖、 捺、横折、横折钩、横折弯钩、左竖钩,右竖钩、竖折、竖折弯钩、斜折、斜 钩、斜折弯钩等二十多个具体笔划,形成本发明的码元编制方案。
以汉字笔划作为本发明输入基准的码元编制方案,可使用户在使用本发明 产品时,直接以汉字的笔划笔顺进行键盘输入,无需懂拼音,无需背口诀,无 需拆字根,会写字就会打字。
●模块设置方案
本发明根据键盘编码空间,设置单字、词组与特殊符号三个输入模块,其 中的词组输入模块,又包含二字词、三字词和多字词三个小的输入模块,具体 结构如图1所示。
图1中,本发明由单字、词组和特殊符号三个模块组成,词组模块又分为二 字词、三字词和多字词三个小模块。各个输入模块,分别对应计算机键盘的不 同键位区域。其中,单字输入模块对应计算机“Q、W、E、A、S、D、Z、X、C” 键位区域,二字词输入模块对应计算机“E、R、T、D、F、G、C、V、B”键位区 域,三字词输入模块对应计算机“T、Y、U、G、H、J、B、N、M”键位区域,多 字词输入模块对应计算机“U、I、O、J、K、L、M”键位区域,特殊符号输入模 块对应计算机“P”键位。
设置模块分配方案,可使键盘编码空间紧凑均衡,有助于各输入模块(尤 其是词组输入横截)对简码的应用,以及输入效率的提高。
●编码长度方案
编码长度,又称“码长”,是指输入法中参与字词编码的码元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明华,未经钟明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49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