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伊伐布雷定及其与可药用酸的加成盐的新合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54720.5 | 申请日: | 2010-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1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 发明(设计)人: | J-L·派格利昂;A·德辛斯;B·塞尔基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瑟维尔实验室 |
| 主分类号: | C07D223/16 | 分类号: | C07D22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黄革生;陈润杰 |
| 地址: | 法国苏***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布雷 及其 药用 加成 合成 方法 | ||
1.外消旋体或旋光体形式的式(VII)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其中R代表氢原子或甲基,
其特征在于:将式(VIII)化合物:
与游离碱或盐形式、外消旋体或旋光体形式的式(IX)化合物,
其中R如上所定义,
在过渡金属或镧系元素的盐存在下、在溶剂中反应,
产生外消旋体或旋光体形式的式(X)化合物:
将该式(X)化合物通过供氢剂的作用转化成式(VII)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式(IX)化合物为(S)构型。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R代表氢原子,且式(X)化合物与所述供氢剂反应的产物为式(XI)化合物,式(VII)化合物的一个具体实例:
可将该式(XI)化合物N-甲基化,以产生式(I)的伊伐布雷定:
该式(I)伊伐布雷定可任选地转化成其与可药用酸的加成盐及其水合物,所述可药用酸选自盐酸、氢溴酸、硫酸、磷酸、乙酸、三氟乙酸、乳酸、丙酮酸、丙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富马酸、酒石酸、马来酸、柠檬酸、抗坏血酸、草酸、甲磺酸、苯磺酸和樟脑酸。
4.根据权利要求2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R代表甲基,且式(X)化合物与所述供氢剂反应的产物为式(I)伊伐布雷定,式(VII)化合物的一个具体实例:
该式(I)伊伐布雷定可任选地转化成其与可药用酸的加成盐及其水合物,所述可药用酸选自盐酸、氢溴酸、硫酸、磷酸、乙酸、三氟乙酸、乳酸、丙酮酸、丙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富马酸、酒石酸、马来酸、柠檬酸、抗坏血酸、草酸、甲磺酸、苯磺酸和樟脑酸。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X)化合物是外消旋形式。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R代表氢原子,且式(X)化合物与所述供氢剂反应的产物为式(XII)的外消旋化合物,式(VII)化合物的一个具体实例:
可将该式(XII)化合物N-甲基化,以产生式(XIII)的外消旋化合物:
将该式(XIII)化合物光学拆分,以产生式(I)伊伐布雷定:
式(I)伊伐布雷定可任选地转化成其与有可药用酸的加成盐及其水合物,所述可药用酸选自盐酸、氢溴酸、硫酸、磷酸、乙酸、三氟乙酸、乳酸、丙酮酸、丙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富马酸、酒石酸、马来酸、柠檬酸、抗坏血酸、草酸、甲磺酸、苯磺酸和樟脑酸。
7.根据权利要求5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R代表甲基,且式(X)化合物与所述供氢剂反应的产物为式(XIII)的外消旋化合物,式(VII)化合物的一个具体实例:
将该式(XIII)化合物光学拆分,以产生式(I)伊伐布雷定:
式(I)伊伐布雷定可任选地转化成其与有可药用酸的加成盐及其水合物,所述可药用酸选自盐酸、氢溴酸、硫酸、磷酸、乙酸、三氟乙酸、乳酸、丙酮酸、丙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富马酸、酒石酸、马来酸、柠檬酸、抗坏血酸、草酸、甲磺酸、苯磺酸和樟脑酸。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进行式(VIII)化合物与式(IX)化合物之间反应的过渡金属或镧系元素的盐选自氯化铜(I)、溴化铜(I)、碘化铜(I)、三氟甲磺酸钇(III)、三氟甲磺酸镧(III)、三氟甲磺酸镨(III)、三氟甲磺酸钕(III)、三氟甲磺酸钐(III)、三氟甲磺酸铕(III)、三氟甲磺酸钆(III)、三氟甲磺酸铽(III)、三氟甲磺酸镝(III)、三氟甲磺酸钬(III)、三氟甲磺酸铒(III)和三氟甲磺酸镥(III)。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进行式(VIII)化合物与式(IX)化合物之间反应的溶剂选自醇类溶剂、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
10.根据用于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将式(X)化合物转化成式(VII)化合物的供氢剂选自四硼氢化钠、氰基硼氢化钠、配合物硼烷-吗啉和配合物硼烷-二甲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瑟维尔实验室,未经瑟维尔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472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环类酰胺化合物
- 下一篇:结晶固体IM-18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