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温度稳定型多层陶瓷电容器瓷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54577.X | 申请日: | 201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3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刘韩星;陈磊;尧中华;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68 | 分类号: | C04B35/468;C04B35/622;H01G4/12;H01G4/3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温度 稳定 多层 陶瓷 电容器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层陶瓷电容器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温高稳定性 的多层陶瓷电容器的介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电子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子 设备的小型化。片式化和轻型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子设备的元器件相应的要 具有较小体积和重量,多层陶瓷电容器(简称MLCC)因这些需要而应运而生。 根据国际电子工业协会EIA标准,MLCC以25℃的电容值为基准,在温度-55~ 200℃的范围内,电容变化率≤±15%,介电损耗≤2.5%。MLCC的核心材料是 由BaTiO3基铁电陶瓷构成的R(ΔC/C≤±15%)系瓷料。
由于钛酸钡陶瓷本身的烧结特性,在使用钛酸钡陶瓷作为主要材料时,其烧 结温度较高,一般大于1300℃。而多层陶瓷电容器要求材料与内电极共烧,且 在共烧温度下,要求不与内电极发生化学反应,内电极不融化,且保证有良好的 导电性。这使得多层陶瓷电容器内电极材料的选择受到限制。在以前的多层陶瓷 电容器生产中,一般使用较高熔点的贵金属(如Pt,Au,Pd金属或其合金等) 作为内电极。但是,使用这些贵金属,大大的提高了电容器的制造成本。很多资 料报道,贵金属成本为多层陶瓷电容器生产成本的30~70%。美国专利 US007061748报道,使用钛酸钡基陶瓷作为主要原料,烧结温度范围在1200~ 1320℃。使用的内电极是Pt,Au,Pd,Ag,Rh,Ru,Ir中的一种或合金。从生 产成本考虑,这是不可取的。使用廉价金属(如Ni,Fe,Co,Cu等)可以大大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但是,由于Ni,Fe,Co,Cu等廉价金属的熔点较 低,在与陶瓷材料共烧时,需要在中低温条件下进行烧结。所以,要想使用廉价 金属作为内电极材料,最佳的办法是降低陶瓷的烧结温度。但是,加入过多的低 熔点的添加剂,势必降低钛酸钡基陶瓷的介电性能。
目前广泛使用的X7R瓷料只能在+125℃以下使用,无法满足更高温度介电 性能的稳定性要求。当在更高的温度下使用时,其电容变化率将远远大于±15 %的要求。因此多层陶瓷电容器的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开发具有更高使用温度 且工作稳定性更高的多层陶瓷电容器材料是很有必要的。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 军用移动通讯等特殊领域的应用中,要求其工作温度上限提高到将近200℃,因 此研究和发展工作温度更高、温度范围更宽的MLCC瓷料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中温烧结性能,宽的温度范围的高稳定性多层 陶瓷电容器瓷料(介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瓷料具有高介电常数,低损耗, 高电阻率,同时具有优良的稳定性能,并且制备工艺简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温度稳定型多层陶瓷电容器瓷料,由下法制得:
1)、合成:按照K2CO3∶Na2CO3∶Nb2O5=1.03∶1.03∶2的摩尔比比例混合 均匀,在600℃下预烧保温2小时合成(K0.5Na0.5)NbO3得到(K0.5Na0.5)NbO3粉体,其中K2CO3、Na2CO3在80℃下预先干燥24小时;因为K2CO3、Na2CO3在900℃时易挥发,所以需过量添加3mol%以抵消挥发量;
2)、将BaTiO3、Bi2O3、Sc2O3、(K0.5Na0.5)NbO3、PbO和TiO2按照(1-x)∶ 0.05∶0.05∶0.2∶x∶x的摩尔比例混合后加入无水乙醇溶剂中,混合球磨24 小时,烘干得原料粉体;其中x=0.03~0.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45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