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安全保护方法和数据安全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54217.X | 申请日: | 2010-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6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官学;杨硕;邹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2/14 | 分类号: | G06F12/14;G06F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安全 保护 方法 保护装置 | ||
1.一种数据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安全模块对用户身份进行鉴别,若鉴别未通过则执行步骤B,否则执行步骤C;
步骤B:安全模块判断对用户身份鉴别的次数,若次数未达到限制值则执行步骤A,否则执行步骤G;
步骤C:安全模块对加密模块进行认证,若认证未通过则执行步骤D,否则执行步骤E;
步骤D:安全模块判断对加密模块认证的次数,若次数未达到限制值则执行步骤C,否则执行步骤G;
步骤E:安全模块将数据密钥发送给加密模块,并执行步骤F;
步骤F:加密模块根据从安全模块接收到的数据密钥,对存入存储器的数据进行加密和对取出存储器的数据进行解密;
步骤G:拒绝进行用户身份鉴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安全模块对用户身份进行鉴别的方式包括用户口令比对方式、指纹对比方式、虹膜对比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安全模块通过个人身份设备对用户身份进行鉴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个人身份设备包括第二代身份证和数字证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对用户身份鉴别的次数为3次或者4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数据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对加密模块认证的次数为3次或者4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安全模块将数据密钥发送给加密模块通过如下方法实现:
在生产制造阶段安全模块和加密模块置入相同的根密钥;
步骤E中,安全模块生成随机数x,并用根密钥加密后得到x’;安全模块把x’发送给加密模块;加密模块生成随机数y,并用根密钥加密后得到y’,加密模块把y’发送给安全模块;
加密模块接收安全模块发送的x’,用根密钥解密得到x,并将x和y异或得到z;安全模块接收加密模块发送的y’,用根密钥解密得到y,并将x和y异或得到z;
安全模块用z将数据密钥加密后得到的密文传递给加密模块;加密模块用z对从安全模块接收到的密文进行解密,获得数据密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加密模块所采用的加密算法为DES、3DES或者AES。
9.一种数据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模块和与其电连接的加密模块;所述安全模块用于对用户身份进行鉴别并将数据密钥发送给加密模块;所述加密模块根据从安全模块接收到的数据密钥,对存入存储器的数据进行加密和对取出存储器的数据进行解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模块还用于对加密模块进行认证。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数据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模块为可信平台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421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控制系统性风险的基于权证的对冲算法
- 下一篇:一种软件产品管理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