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持电动装置用背带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54029.7 | 申请日: | 201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9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森亮太;蜂须贺智弘;伊藤正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牧田 |
主分类号: | A01D34/90 | 分类号: | A01D34/9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栗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电动 装置 背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使用者穿戴的用于保持手持电动装置的背带。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No.2005-143453公开了一种由使用者穿戴的用于保持例如割灌机或鼓风机等手持电动装置的背带。该背带包括构成为置于使用者后背上的后板、与该后板相连的多条带子、构成为与手持电动装置相连的连接件、以及构成为设置在穿着背带的使用者和连接在连接件上的手持电动装置之间的护板。使用者可以通过穿上背带并将装置连接在连接件上,轻松地握持着装置。此时,护板位于使用者和装置之间,可以避免装置直接接触到使用者。
对于传统的背带而言,由于后板的内表面与使用者的后背紧密接触,因此在后板和使用者的后背之间会存留热量和湿气,这会使使用者感到不舒服。
对于传统的背带而言,由于后板的形状是扁平的,所以后板与使用者的后背形状不匹配,从而造成背带不能牢靠地保持手持电动装置。
传统的背带中,与后板相连的带子放在使用者的肩上,所以使用者需要用肩膀来支承手持电动装置的几乎全部的重量。因此,存在着使用者的肩膀承受的负担过重的问题。
就传统的背带而言,位于使用者和装置之间的护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从装置传至使用者的振动与冲击。然而,仅通过在使用者与装置之间设置护板并不能有效地抑制从装置传至使用者的振动和冲击。因此,传统的背带在与使用者接触的护板的后表面上设置有衬垫,这样可以减弱从装置传至使用者的振动和冲击。根据该结构,尽管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护板的构造却变得复杂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用于改进传统背带的至少一个问题的技术,同时提供一种新型且有益的背带。例如,提供用于缓解使用者由于与后板接触而产生的不适感的教导。或者,提供用于使后板的形状与使用者的后背的形状相一致以提高后板的配合度的教导。或者,提供用于降低由手持装置的重量在使用者的肩上产生的负重的教导。或者,提供用于抑制从装置传递至使用者的振动和冲击同时不用在护板上增加例如衬垫等减震部件的教导。
在其中的一个教导中,所述背带包括:后板、多条带子和连接件。所述后板构成为置于使用者的后背上。每条带子的其中一端均与后板相连,而另一端在使用者的前方彼此相连。连接件由后板或多条带子中的至少一个保持,并且构成为与装置相连。
在本教导中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在所述后板的内表面上设置至少一个通风槽。在此处后板的内表面是指,当后板置于使用者的后背上时后板上的将与使用者的后背相接触的那一面。根据该结构,可以通过形成在后板内表面上的通风槽来提高后板与使用者的后背之间的通风性。在该结构中,很难在后板和使用者的后背之间存留热量和湿气,因此降低了由后板给使用者带来的不适感。
在本教导中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所述后板具有沿使用者高度方向上的向后凸起部,该向后凸起部沿高度方向相对于使用者向后凸出。另外,作为一种优选,也可以在使用者的宽度方向上使得后板的所述向后凸起部的侧边部比位于所述侧边部之间的后板的向后凸起部的中部更加向后凸出。
由于使用者的后背是沿着胸椎的弯曲形状在高度方向上以凸出的形状向后弯曲的,所以通过使得后板在高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沿高度方向以凸出的形状相对于使用者向后弯曲的向后凸起部,可以提高后板的配合度。此外,由于使用者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部,即肩胛骨所处的位置,比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更加向后凸出,所以,采用后板上设有上述向后凸起部的结构,可以通过使得后板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边部比宽度方向上的中部更加突出,从而进一步提高后板的配合度。
在本教导中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所述背带进一步包括与后板一体形成的用于置于使用者肩上的肩板。根据该结构,使用者肩上的负重可以由后板分布到使用者的后背上,因此使用者肩上的负重能够得以减轻。
所述背带可以包括构成为设置在穿着背带的使用者和连接在连接件上的手持电动装置之间的护板。在这种情况下,护板优选包括形成在护板边缘处的至少一个突出部。该至少一个突出部可以朝着与连接件相连的手持电动装置一侧突出,由此使得手持电动装置能够与所述护板在至少一个突出部处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牧田,未经株式会社牧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40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