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按钮的接地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3905.4 | 申请日: | 201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7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郑珑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02 | 分类号: | H01H13/02;H01H13/04;H01H13/10;H01H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钮 接地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钮接地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且接地效果确实的按钮接地结构。
背景技术
静电(Electrostatic)是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的,而由静电引起的静电放电现象(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则是自然界中电位快速变化所产生的现象。静电放电现象会破坏电子元件或者电路,有些电子元件或许没有立即损坏,但受到静电放电干扰后即可能造成工作品质降低,同时也会使得使用寿命缩短。
在电子产品的安全规格中,亦有关于抗静电放电的要求,而在制作完成电子产品时亦须经过静电测试,符合抗静电放电规格者才能上市。
一般的电子产品抗静电放电的方式,大概可分为隔绝与接地两大类,隔绝方式是尽可能的使电子产品外观无任何的接缝,不过这种方式对于大多的数电子产品是无法做到的,尤其是像笔记型电脑这一类具有许多不同的按键、接头的电子产品更是如此。
以笔记型电脑而言,电源按钮及相关的快速键等,是用来启动系统或或是应用软体启动、切换的输入介面。为了安装电源按钮或快速键,必需在电脑的壳体上对应开设孔来供电源按钮或快速键置入,而孔的尺寸大小,需考量电源按钮或快速键的按压与回复的顺畅性,因此孔会被设计成略大于电源按钮或快速键,使电源按钮或快速键与孔之间存在着一些间隙,以避免发生干涉的现象而影响按压的顺畅度。
当使用者按压电源按钮或快速键时,由于静电的电气特性,人体或其他导体的静电电荷便会被传导至电源按钮或快速键上,再透过电源按钮或快速键与孔之间之间隔向电脑内部的电路系统传导,使得电子元件可能被静电破坏而无法正常运作,因此对笔记型电脑而言,通常会采用接地方式来避免静电放电现象的干扰。
同理,电源按钮或快速键与壳体的孔之间的间隙也会形成电磁辐射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的屏蔽的漏洞,而采用接地方式也可以解决屏蔽漏洞的问题。
接地方式是在电子产品的缝隙部份利用导电元件连接至接地端,使得静电能被导入接地端避免损坏电子元件。如中国台湾公告第536100号、第573461号、第M246935号及第M305564号等专利案皆揭露了使用外加的导电元件来达成接地作用,以达到抗静电放电的设计。
而外加的导电元件可能是导电网、导电板、导电布等,设置这些导电元件不仅会增加材料费用,也会增加了一道制程,而使得制造成本增加。
再者,这些外加的导电元件都是作为防护之用,常态下并未处于接地导通的状态,而只在电源按钮或快速键被按压到底时才会接触导通,这样的结构对于ESD或EMI问题而言,仍有不够稳定的问题,从而,前述的接地结构仍有再加以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成本低且接地效果确实的按钮接地结构。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按钮接地结构包括:
一壳体,其具有一孔,且壳体内面具有一金属层,以供接地之用;
一座体,其套设于该壳体的孔中,该座体表面具有一电镀层,且该座体结合于该壳体内面,使该电镀层与该金属层接触,而该座体具有一环,该环的外缘延伸有一弹性臂;及
一按钮,其穿套于该座体的环中,且该按钮具有一金属材质的接地片,该接地片抵接于该弹性臂,使该按钮随时处于接地状态。
较佳的实施例中,该座体一体延伸有一固定片,该固定片具有一固定孔,而该壳体对应该固定孔具有一热熔柱,对该热熔柱热熔压合而将该座体结合于该壳体的内面。
较佳的实施例中,该固定片由该环的一侧所延伸形成。
较佳的实施例中,该弹性臂由该环的外缘向下延伸一连接段,再由该连接段水平延伸一延伸段,使该延伸段与该环之间形成可供该按钮的接地片伸入的空间,让该接地片抵接于该弹性臂的延伸段。
较佳的实施例中,该延伸段远离该连接段的一端具有一挡块,该挡块延伸至接近该环的位置,以由该挡块阻挡该接地片。
较佳的实施例中,该按钮具有一本体,且该本体外表套设结合有一金属制成的壳体,而该接地片由该壳体弯折凸伸所形成。
较佳的实施例中,该接地片由该壳体的底缘弯折凸伸所形成。
较佳的实施例中,该按钮为一电源按钮,而该本体是以可透光的塑胶材料制成,且该本体设有电源符号形态的一凸部,该壳体对应该凸部具有一镂空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39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观光旅游车用大灯
- 下一篇:显示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