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青稞籽粒B-hordein基因核酸序列及其用途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53900.1 | 申请日: | 2010-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4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余懋群;龙海;潘志芬;邓光兵;黄卓;韩召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A01H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肖国华 |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青稞 籽粒 hordein 基因 核酸 序列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遗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来自青藏高原青稞的新型B-hordein籽粒蛋白编码基因核酸序列,以及基于该基因通过生物技术的方法在作物品质改良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大麦(Hordeum vulgare L.)是世界上重要的栽培作物和遗传研究的模式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农业种植区,具有食用、饲用、酿造和保健等多种用途。青稞又称裸大麦(H. vulgare ssp. vulgare),作为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在青藏高原地区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其籽粒为裸粒,为加工带来了极大便利。此外,青稞籽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E及β-葡聚糖等,使其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青藏高原作为栽培大麦的起源中心之一,是世界唯一集中种植青稞的地区,其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青稞种质资源。
大麦胚乳贮藏蛋白主要是大麦醇溶蛋白(hordeins),占大麦胚乳蛋白质的50~60%,是影响食品加工、酿造和饲养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在SDS-PAGE蛋白电泳上的迁移率大小,大麦醇溶蛋白被划分为三种类型:富硫蛋白亚类(B,γ-hordeins)、贫硫蛋白亚类(C-hordeins)以及高分子量蛋白亚类(D-hordeins)。B组(B-hordeins)和C组(B-hordeins)醇溶蛋白是两类主要的多聚大麦醇溶蛋白,它们分别占大麦胚乳醇溶蛋白成分的70-80%和10-12%。B-hordein是由1H染色体Hor2编码,结构与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low-molecular-weight glutenin subunit, LMW-GS)较为类似。B-hordein的数量和分布是大麦酿造品质的重要影响因子。亚糊粉层中的高B-hordein含量和低D/B-hordein比与酿造品质的提高密切相关。目前已报道的B-hordein基因主要来自普通栽培大麦、(H. vulgare)、野生糙稃大麦(H. turkestanicum)以及野生智利大麦(H. chilense),有关青稞中B-hordein基因的报道十分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编码青稞B-hordein蛋白的基因序列及其变体或片段。本发明人根据已知大麦B-hordein同源基因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从具有特殊B-hordein亚基组成的青稞中扩增并测序获得3个B-hordein蛋白的编码基因序列。经序列比对,本发明所提供的青稞B-hordein蛋白编码基因序列与已知大麦B-hordein基因序列具有较高序列相似性,其一致性为84%~95%。
本发明提供的青稞B-hordein蛋白编码基因seq. 1序列如下:
seq.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39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