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层析柱加压活塞体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53851.1 | 申请日: | 2010-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2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民;王其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万合工业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15/22 | 分类号: | B01D15/22 |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 地址: | 252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层析 加压 活塞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相色谱法中的液——固色谱分离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层析柱加压活塞体。
背景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利用物质在两相中吸附或分配系数的微小差异达到分离的目的一种分离方法。当两相作相对移动时,被测物质在两相直接进行多次的分配,这样使原来微小的分配差异产生了放大的效果,达到分离、分析及测定一些物理化学常数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层析柱是色谱分离过程的核心,其中轴向加压制备层析柱技术是一种较佳的技术。
轴向加压层析柱,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所在,如前面所述,该部分是在物理层面直接决定了层析柱的分离分析效果。而层析柱加压活塞体本体组件作为层析柱中关键的部件,不仅是施力的部件,还承载着上样入口及动密封的作用。该部件的设计制作技术关键点,动密封的实践中要保证零泄漏是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析柱加压活塞体,采用动态密封优化入口汇流板的流道设计,使上样时能同时保证动态密封和均匀流体的分布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层析柱加压活塞体,包括活塞体本体,其特征是,所述活塞体本体内部轴向有连通内外两侧端面的通孔,所述活塞体本体里侧端依次布置入口汇流板、入口过滤筛网和第一导向密封套,所述第一导向密封套将入口汇流板、入口过滤筛网固定在活塞体本体里侧端面;所述活塞体本体外侧端套置第二导向密封套;所述活塞体本体上与第一导向密封套之间设有泛塞封密封圈。
所述活塞体本体上与第二导向密封套之间设有O形圈密封,与泛塞封密封圈构成双道密封结构。
所述入口过滤筛网的过滤精度小于等于1微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密封部分设计成双道密封结构,可以保证活塞的零泄漏。同时配合优化了的入口汇流板的流道设计,可以达到上样时能同时保证动态密封和均匀流体分布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全剖视图;
图3为部件分解示意图;
图中:1活塞体本体,2通孔,3连接杆,11第一密封件沟槽,12第二密封件沟槽,111泛塞封密封圈,121 O形密封圈,41第一导向密封套,42第二导向密封套,5入口汇流板,6入口过滤筛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层析柱加压活塞体,包括活塞体本体1,所述活塞体本体轴向有通孔2,该通孔作为添加液料的入口,贯穿活塞体本体后连通内外两个端面。活塞体本体1整体为圆柱状,在靠近两端的部位设有外螺纹,且在活塞本体上还设有第一密封件沟槽11和第二密封件沟槽12。活塞体本体1外端有连接杆3。
现以图1所示,定义上端为里侧,下端对应便是外侧,进行描述:
该活塞体本体1的上下布置的凹槽依次为第一密封件沟槽11和第二密封件沟槽12,且第一密封件沟槽和第二密封件沟槽内分别套置泛塞封密封圈111和O型密封圈121,活塞体本体1外侧通过螺纹连接一个固定O型密封圈121的第二导向密封套42,组合式结构,安装方便。
该活塞体本体1里侧端面依次布置入口汇流板5(汇流板上具有通道,容许液体穿过板体)和入口过滤筛网6,且入口汇流板和入口过滤筛网被第一导向密封套41固定在活塞体本体1里侧端面上,液体通过活塞体柱端的入口汇流板5上的流道呈分级布置,实现进出样品均匀分布,进一步提高了柱效。同时,第一导向密封套41还将泛塞封密封圈111固定在第一密封件沟槽11内。
泛塞封密封圈是一种U型特氟龙内装特殊弹簧的高性能密封件,由适当的弹簧力加上系统流体压力,将密封唇(面)顶出而轻轻压住被密封的金属面以生成非常优异的密封效果。弹簧的致动效应可以克服金属配合面的轻微偏心以及密封唇的磨耗,而持续保有预期的密封性能。
所述活塞体本体上与外侧导向密封套之间设有设有O形圈密封。本结构中的密封以泛塞封密封圈为主,O形圈密封采用压缩量大材料,形成第二道密封,冗余的双道密封,可以最大程度保证活塞的零泄漏。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万合工业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聊城万合工业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38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表面自清洁性聚合物多孔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健身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