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奶牛酮病的复方饲料添加剂及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53159.9 申请日: 2010-04-23
公开(公告)号: CN101822317A 公开(公告)日: 2010-09-08
发明(设计)人: 岳奎忠;张翔;徐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 东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23K1/16 分类号: A23K1/16;A23K1/14;A23K1/22;A23K1/1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50030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治 奶牛 复方 饲料添加剂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饲料添加剂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防治奶牛酮病的复方饲料添加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奶牛酮病也称为乳牛酮血症,是泌乳牛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常发生于产犊后10~60d,以低血糖、高血脂、酮血、酮尿、酮乳为特征。该病对奶牛的体质、产奶量、奶品质、繁殖能力以及淘汰率均有显著的影响,现已成为危害奶牛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引起酮病的原因主要是饲养管理失调、日粮配合不平衡,导致内分泌系统机能失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降低。因此做好预防工作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日常饲料中添加预防酮病的添加剂。

在治疗方面,临床酮病常采用葡萄糖疗法、替代疗法和激素疗法,对原发性酮病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在发生脂肪肝的情况下,这些方法的效果明显下降。单纯使用激素或补充糖原或补充微量元素有疗效不全面,不能从整体上对酮病进行治疗。如结合祖国传统中药、中兽医理论选择合理的中药补气健脾、活血补血,从整体上调节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机能,降低拮抗激素,抑制酮体的生成,促使酮体的排泄,清除氧自由基,改善内环境,与补糖和微量元素合用可起到协同增效之作用,对长远治疗十分有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多种中药提取物与丙酸钠及多种微量元素共同组成的复方制剂,可补气健脾、活血补血、增加糖原缓解酸中毒、补充缺少的微量元素,补糖补钙磷,达到对酮病进行快速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在工艺上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将添加剂粉碎成微米级细粉,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治奶牛酮病的复方饲料添加剂,它是由如下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党参1-50份、黄芪1-50份、山楂1-50份、陈皮1-50份、当归1-50份、赤芍1-50份、川芎1-50份、熟地1-50份、益母草1-50份、广木香1-50份、丙酸钠1-95份、硫酸钴0.01-1份、硫酸铜0.1-1份、硫酸锰0.1-1份、烟酸0.5-2份、维生素D30.1-1份、磷酸二氢钙1-10份、柠檬酸1-5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该复方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称取含有上述重量比的原料;将党参、黄芪、山楂、陈皮、当归、赤芍、川芎、熟地、益母草、广木香十味中药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浓缩至50℃测相对密度为1.25-1.28的清膏,至干燥箱中80℃成浸膏粉,与丙酸钠、硫酸钴、硫酸铜、硫酸锰、烟酸、维生素D3、磷酸二氢钙、柠檬酸原料混合均匀,置入机械粉碎机或振动磨或气流粉碎机等超微粉碎设备中,粉碎成0.1-30μm微粉,分装,即得。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为复方中药饲料添加剂,从补气健脾、活血补血、增加糖原缓解酸中毒、补充缺少的微量元素多种角度对酮病进行快速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具有治愈率高,复发性低,病程缩短,疗效明显的优点,可大大减少奶牛酮病给养殖业带来的经济损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按重量比称取党参20份、黄芪20份、山楂20份、陈皮20份、当归20份、赤芍20份、川芎20份、熟地20份、益母草20份、广木香20份、丙酸钠46.5份、硫酸钴0.05份、硫酸铜0.2份、硫酸锰0.5份、烟酸0.5份、维生素D30.5份、磷酸二氢钙8份、柠檬酸4份。将十味中药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浓缩至50℃测相对密度为1.25-1.28的清膏,至干燥箱中80℃成浸膏粉,与剩余原料混合均匀,至机械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0.1-30μm微粉,分装,即得。

实施例2:

按重量比称取党参5份、黄芪5份、山楂30份、陈皮30份、当归30份、赤芍10份、川芎10份、熟地10份、益母草40份、广木香10份、丙酸钠34.4份、硫酸钴0.05份、硫酸铜0.2份、硫酸锰0.5份、烟酸0.5份、维生素D30.6份、磷酸二氢钙10份、柠檬酸4份。将十味中药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浓缩至50℃测相对密度为1.25-1.28的清膏,至干燥箱中80℃成浸膏粉,与剩余原料混合均匀,置振动磨中,粉碎成0.1-30μm微粉,分装,即得。

实施例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31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