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CVD工艺制作大直径光纤芯棒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52987.0 | 申请日: | 201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1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泳涛;李震宇;韩庆荣;童维军;龙胜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7/018 | 分类号: | C03B37/01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007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vd 工艺 制作 直径 光纤 方法 | ||
1.一种PCVD工艺制造大直径光纤芯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取外径为46~65毫米,壁厚大于或等于8毫米,长度为1.0~1.9米的纯石 英衬管,经过两端延长、腐蚀清洗后,进行PCVD加工;
所述纯石英衬管的羟基含量小于或等于0.5ppm,所述的腐蚀清洗是以AR级 氢氟酸试剂(HF含量≥36%)浸泡腐蚀,去掉衬管延长加工时带来的内外表面污 染,腐蚀去除量以衬管外径减少量计为0.01mm~0.3mm,腐蚀后的衬管以高纯去 离子水冲洗内外表面,再以高纯洁净N2吹扫内外表面进行充分干燥;
将纯石英衬管置于微波谐振腔保温炉内,炉内温度:800℃~1200℃,纯石英 衬管穿过微波谐振腔,周期性地旋转,微波谐振腔相对纯石英衬管作轴向往复移 动,移动速度为15~30米/min,微波谐振腔的高频功率5.5KW~20.5KW;
混合气体从衬管的一端进入管内,混合气体的种类和流量为:四氯化硅蒸气 800~2500sccm,四氯化锗蒸气20~150sccm,高纯氧气1600sccm~7000sccm, 氟利昂10~100sccm;衬管的另一端是气体排出端,气体排出端连接真空泵,控 制衬管内压力在5~30mBar;
衬管内沉积速率为2.5~5.0g/min,单层沉积厚度为1.0~3.0微米;
沉积完成后通过电热熔缩车床缩塌即得到实心光纤芯棒,芯棒外径为 30mm~61mm,包层芯层直径比:1.2≤b/a<3.0、芯棒外径与芯层直径的比:3.8 ≤c/a<6.0。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PCVD工艺制造大直径光纤芯棒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纯石英衬管的羟基含量进一步的要求为小于或等于0.05ppm。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PCVD工艺制造大直径光纤芯棒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进入管内的反应原料气体和蒸气,对于标准状态下为气态的高纯氧 气和氟利昂,采用大量程的气体质量流量计控制;对于标准状态下为液态的SiCl4和GeCl4,先辅助加热使其产生适量的原料蒸气压,将蒸气导出再用合适的气体 流量计控制流量进行供料;通入衬管的原料气体的羟基含量要求小于或等于 0.1ppm。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PCVD工艺制造大直径光纤芯棒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高纯氧气与四氯化硅的摩尔比被控制在1.8~3.0。
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PCVD工艺制造大直径光纤芯棒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在保温炉内与衬管平行方向放置主加热棒,在保温炉内的两端和中间再各 增加一个控温用辅助加热棒,通过对主加热棒和辅助加热棒的电流电压分别控制, 实现对衬管长度方向的温度分段式可调;并且在主加热棒和辅助加热棒外安置陶 瓷纤维真空成型块,形成保温隔热区域,对衬管长度方向的温度分布进一步实现 准确控制。
6.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PCVD工艺制造大直径光纤芯棒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将制得的实心光纤芯棒进行延伸整形,使其成为直径小于原直径但长度增 长的延伸光纤芯棒。
7.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PCVD工艺制造大直径光纤芯棒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将制得的芯棒作外包层加工,外加玻璃包层后即可制得大直径尺寸的低水峰光 纤预制棒。
8.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PCVD工艺制造大直径光纤芯棒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采用外径为61毫米、内径35毫米、长度1.70米的石英衬管,衬管为F500 高纯低羟基合成石英材料,经过两端延长、腐蚀清洗后安装到沉积车床上沉积, 沉积结束后在电熔缩车床上烧缩为实心芯棒,外径58毫米,芯棒长度1米,芯 层直径14.2mm,包层直径与芯层直径的比值b/a为2.1,芯棒外径与芯层直径的 比c/a为4.1。
9.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PCVD工艺制造大直径光纤芯棒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采用外径为55毫米、内径35毫米、长度1.55米的石英衬管,衬管为F500 高纯低羟基合成石英材料,经过两端延长、腐蚀清洗后安装到沉积车床上沉积, 沉积结束后在电熔缩车床上烧缩为实心芯棒,外径49毫米,芯棒长度1米,芯 层直径12.7mm,包层直径与芯层直径的比值b/a为2.0,芯棒外径与芯层直径的 比c/a为3.8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未经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298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